榮耀勢頭兇猛,但請“廣告狗”胡歌代言是招爛棋手機
上周,榮耀宣布將在6月12日發布年度旗艦榮耀9,并將啟用新代言人。眼尖的網友一眼就看出,憑借《偽裝者》《瑯琊榜》大紅大紫的男神胡歌將代言榮耀,盡管此舉讓不少胡歌粉絲激動不已,但我并不看好胡歌對榮耀品牌塑造的前景。
簡單梳理下榮耀代言人之路,2014年12月,演員陳坤以嘉賓身份出席榮耀6 Plus,當時有網友猜測,榮耀將邀請陳坤代言,果不其然,4個月后,榮耀宣布陳坤成為榮耀“星伙伴”,此后以代言人身份參加榮耀7發布會。
關于陳坤代言榮耀,重點提兩點:一是在代言榮耀之前,即2013年9月,陳坤與江一燕曾代言OPPO N1,按照業內盛行的一年期合同來算,2014年9月陳坤與OPPO合約到期,時隔半年代言榮耀,盡管陳坤出于商業利益考量無可厚非,但如此短時間轉投對手陣營,或多或少讓粉絲無所適從。
二是陳坤代言榮耀盡職盡責,與手機廠商“勾兌”后,明星微博尾巴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任性地顯示來自iPhone,而是要為金主吆喝。代言榮耀期間,陳坤微博尾巴均顯示來自榮耀手機,包括榮耀6 plus、榮耀7、榮耀7i、榮耀V8等熱門機型。
除了自帶演員光環,陳坤還積極踐行公益,發起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榮耀參與其中,刷足了存在感,不僅為活動提供跟蹤全程的贊助,而且組織“榮耀行走者”志愿團隊與陳坤同行。整體而言,陳坤為榮耀品牌塑造加分不少,向外界傳遞年輕、正能量的精神。
與陳坤是合格代言人相比,吳亦凡代言榮耀則表現得中規中矩,甚至帶來負面影響。去年7月,榮耀宣布人氣王吳亦凡成為榮耀中國區代言人,1個月前,他深陷“約炮門”風波,被網友戲稱為與陳冠希齊名的“加拿大炮王”。
事實上,吳亦凡成為榮耀代言人是前期一系列鋪陳的結果,從接觸到簽約再到拍攝廣告片、宣傳照,最后新品預熱,而其中最為關鍵的簽約環節,榮耀極有可能在去年6月前就已完成,即在吳亦凡“約炮門”危機爆發前簽約。
因此,7月榮耀8發布會,既為躲避風頭也為降低對榮耀負面影響的吳亦凡沒有出席,榮耀也只能安慰自己簽約吳亦凡不是敗筆、“約炮門”對榮耀8首銷影響有限。
與陳坤代言一年一樣,榮耀也與吳亦凡簽訂為期一年的合同,其對吳亦凡的策略是初期并未借吳亦凡進行大規模宣傳,待“約炮門”風聲過后,再狠狠地借吳亦凡刷一把存在感。
值得玩味的是,今年2月發布的榮耀8,上市之初宣傳以吳亦凡元素為主,現在其商品詳情頁已見不到吳亦凡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借5月初上映的《歡樂頌2》指定手機這個噱頭來吸引眼球,我猜測有兩種可能:一是榮耀與吳亦凡合約已到期;二是榮耀因對吳亦凡代言效果未達預期而提前終止合同。
盡管無法得知榮耀與吳亦凡合同具體何時到期,但5月或6月到期八九不離十。換言之,兩種可能性分別指向二者合作已結束、即將結束。無論哪種結果,吳亦凡代言效果不佳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沒有在年輕人心中樹立榮耀青年良品的形象,反而讓榮耀失分不少。
至于榮耀新晉代言人胡歌,講真,當得知他代言榮耀后,我的第一反應是一招爛棋。在我看來,胡歌與2014年憑借《來自星星的你》一炮而紅的金秀賢如出一轍,走紅后在短期內瘋狂撈金,代言N個品牌,覆蓋不同行業,后來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品問世,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事實上,金秀賢也好,胡歌也罷,他們好不容易走紅(胡歌迎來第二春),玩命撈一把的心態無可厚非,但對品牌塑造未必是好事。去年2月,媒體統計2015年胡歌代言30多個品牌,收入超過2億,2016年繼續加碼代言,雅迪、百度錢包成為其金主,換來的是其個人品牌價值稀釋極其嚴重。
提到胡歌,不同的人想到不同的品牌,多少人能想到榮耀還是未知數,而且榮耀邀請胡歌代言的時機相對較晚,不可避免存在兩大劣勢:
一、榮耀作為后來者,借助胡歌占領用戶心智變得更為困難。明星代言無非是借助其影響力來傳播品牌,不僅追求傳播的廣度,更看重傳播的深度,品牌希望借助明星人氣+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占領用戶心智。考慮到利益導向的明星通常代言多個品牌,因此品牌與明星接觸越早越好,榮耀找胡歌代言時機并不討好,占領用戶心智幾無可能。
二、不再紅的胡歌對榮耀品牌加持效果有限。或許你會說,胡歌現在仍很紅,但別忘了,固然明星可以借炒作來維持熱度,但娛樂圈的生存法則向來是靠作品說話,胡歌表面上很紅的原因在于其沾《瑯琊榜》余熱的光,盡管后來推出過一些作品,但無論人氣還是口碑,均不如《瑯琊榜》。
因此,胡歌不紅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其選擇激流勇退,去美國進修,遠離公眾視線,連基本的熱度都不能維持,這對個人發展并非好事,品牌也會連帶受影響。要知道,娛樂圈就像海鮮生意,越新鮮越有價值,即保持日常曝光、長期活躍在一線的明星才有商業價值可言。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胡歌將消失在娛樂版面,或將成為又一個C羅,后者是努比亞代言人,與努比亞品牌互動僅停留在微博上。如果我所料不錯,胡歌是趁回國休假時拍攝榮耀9廣告片、宣傳照,出席榮耀9發布會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說吳亦凡因自身危機拖累榮耀尚且情有可原,那榮耀選擇“廣告狗”胡歌則完全是自作自受。毫不夸張地說,胡歌代言榮耀是一大敗筆,不僅代言效果將大打折扣,更無法與不斷升級品牌營銷的OPPO、vivo相抗衡。
從陳坤到吳亦凡再到胡歌,他們都是榮耀品牌代言人不假,但我更傾向于認為三者是榮耀年度旗艦7、8、9單款產品的代言人。同時,品牌塑造目光要放長遠、講究延續性,榮耀一年一換代言人的方式盡管有不斷試錯的考量,但并非良策,畫風頻繁變化無形中增加用戶品牌辨識難度,不利于深度傳播。
更為尷尬的是,榮耀代言人的選擇并不完全符合年輕化這一主題,陳坤、胡歌已經不再年輕,能否影響、帶動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輕人還是未知數,吳亦凡是不折不扣的小鮮肉不假,可惜其對榮耀品牌塑造貢獻極其有限。
或許你會說,品牌塑造說到底是為產品銷售服務,盡管榮耀代言人之路一波三折,但銷量照樣節節攀升,豈不是很厲害?我承認榮耀成績有目共睹,但只代表過去不代表未來,未來手機行業競爭將愈演愈烈,產品、品牌、渠道缺一不可,榮耀品牌存在明顯短板,未來命運走向存在不確定性。
【來源:龔進輝】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