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與華為達成合作,開啟NB-IoT技術的物聯網智能鎖商用業界
日前,中國電信、華為和ofo小黃車三方共同舉行發布會宣布,基于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技術的物聯網智能鎖全面商用,距離上一次三方宣布開始研發僅過去5個月。
對于物聯網來說,規模等于價值。亞馬遜、天貓、京東、小米到科大訊飛等等公司都在爭相布局,但切入點幾乎都圍繞智能家居,此時,共享單車的洶涌大潮讓華為眼前一亮,選擇了與ofo合作。
為什么華為選擇了ofo,除了規模,ofo還有什么?
規模的指數級效益
早在2015年,華為便推出了開源物聯網平臺Huawei Lite OS,以低功耗、快速啟動內核為基礎,通過開源的方式提供統一的API,希望連接更多的智能硬件終端,成為物聯網領域的安卓平臺。所以,“連接”是華為物聯網戰略的重要一環。因此從戰略上來看,ofo的出現很好的補全了華為應用層硬件終端的閉環。
在數量規模上,目前小黃車數量超過650萬輛,且計劃年底進入20個國家、200個城市,單車數量超2000萬。ofo與飛鴿、鳳凰、富士達等傳統自行車巨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飛鴿和鳳凰分別提供超500萬年產能,富士達提供超1000萬年產能。產能整合優勢在共享單車領域領先。
此外,一個很實際的點是,ofo產品設計思路是“模塊化”的“鎖車分離”,所以,ofo更換智能鎖時,并不需要進行車體的改動。ofo具備短時間內大量推廣NB-IoT智能鎖的能力。
從數據來看,大數據通常具有三個特點:數據總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儲存空間和分析能力;數據種類繁多,價值密度低;對處理速度的要求很高。簡言之,大數據分析是從眾多意義和關聯性很低的大量數據中,分析典型用戶典型行為的過程。反觀共享單車,潮汐效應是最直觀的出行數據,用戶的位置的變動則反應了城市中用戶上班的流向、用戶購物的流向等等,結合用戶身份信息就形成了直接的用戶畫像。
在共享單車行業中,ofo的融資額度最高、單車和城市數量最多,擁有的用戶數據更具代表性。因此,與ofo聯合對華為的NB-IoT網絡構建及通訊數據的回收會有極大的幫助。
什么才是共享單車的最優通訊方案
華為為ofo提供的是基于NB-IoT芯片的通訊方式。從共享單車行業來看,目前的通訊方式主要分為長連接和短連接兩種。
長連接指的是車鎖與基站實時保持通訊狀態,特點是基站和服務器可以實時收到車輛的位置及車鎖的狀態等信息,缺點是功耗大。所以長連接方案需要配備充電方案,比如充電花鼓和太陽能板,以小藍單車為代表。
短連接指的是,當單車沒有被用戶使用時,車鎖與基站的通訊不是實時的,而且每隔一定的時間,車鎖會定時喚醒進行通訊。以ofo和摩拜為代表。
無論是長連接還是短連接,本身并無優劣之分,都只是解決通信的解決方式,每一種通訊方式都需要在功耗、傳輸距離和帶寬之間達到平衡,找到三者之間黃金分割點的解決方案,才是最優的。
相比之下, NB-IoT融合了多方面優勢,其特點是傳輸距離長、傳輸帶寬低、功耗低。據ofo介紹,NB-IoT具備三大特點:一是覆蓋更廣,NB-IoT信號穿墻性遠遠超過現有的網絡,即使用戶深處地下停車場,也能利用NB-IoT技術順利開關鎖;其次是可以連接更多設備,NB-IoT技術比傳統移動通信網絡連接能力高出100倍以上,也就是說,同一基站可以連接更多的ofo物聯網智能鎖設備,避免掉線情況;三是更低功耗,NB-IoT設備的待機時間在現有電池無需充電的情況下可使用2-3年。
如果NB-IoT網絡應用在車聯網領域,恐怕會因傳輸帶寬低而被放棄,因為車聯網有大量數據需要實時傳輸。相比之下,共享單車在數據層只會返回定位、鎖的狀態和車輛狀態等信息,對帶寬要求低,在運營層反而對低功耗和傳輸距離要求高,恰恰與共享單車的運營需求相符合。
產業資本的合力
從資本層面來說,ofo背后有以阿里、滴滴、小米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其中,阿里云是云計算行業的領跑者,滴滴正在發展以車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小米也在布局以米家生態為核心的物聯網產業。雖然看起來華為和小米在手機行業互為競爭對手,但在物聯網領域,華為是芯片、設備、網絡的供應商,小米則以智能硬件和云計算見長。在物聯網領域,華為是更全面的供應商,本質上,華為與ofo投資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已開始對現有的通信網絡進行改造,以支持NB-IoT的使用。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到年底全國范圍內的NB-IoT基站數量將達到40萬個,預計到2020年國內的NB-IoT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隨著NB-IoT基站數量的增多,也隨著ofo不斷的城市拓張,華為與ofo的合作將全面展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