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網易云音樂成為了電音愛好者的聚集地?手機
9月22日,作為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網易云音樂在IMS亞太峰會上發布了《2017中國電音市場及網易云音樂電音發展報告》。
在這份綜合了艾媒咨詢調查結果和網易云音樂平臺數據的報告中,網易云音樂國際業務總監王縝介紹道,2016年中國電音用戶規模為1.97億,預計未來幾年電音用戶規模會持續增長,2017年將可能達到2.86億,增長率為45.2%。
這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也直接影響到了網易云音樂在電音領域的布局。網易云音樂同樣在IMS亞太峰會預告了未來將推出的電音子品牌FEVER(放刺),王縝向音樂財經表示,FEVER將會是一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品牌,希望能為中國年輕用戶們提供關于電子音樂的整體體驗。
IMS邀請網易云音樂在峰會發布報告不是沒有理由的,而對網易云音樂來說,在這個集合了眾多國內外電音從業者和意見領袖的論壇上,它也有更多的機會收獲關注與口碑。
一直以來,網易云音樂在電音領域的投入與運營,已經為其聚集了大批的電音愛好者。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2017年度中國電子音樂市場研究報告》(簡稱報告),在中國電音愛好者在線音樂平臺TGI(Target Group Index,目標群體指數,數額越大,目標群體吻合度越高)中,網易云音樂TGI居首,達到122.2,其電音愛好者占比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報告同樣顯示,在中國受訪電音愛好者對在線音樂平臺電音專業度感知分布中,網易云音樂評分最高。所以不論是在電音領域的用戶數量還是服務質量,網易云音樂都已經走在了許多同類型平臺前面。
雖然在中國,電子音樂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愛是一種趨勢,但網易云音樂在當中起到的傳播和推動作用依然不可忽視,還有很多中國電音愛好者稱網易云音樂為“全國電音迷的大本營”。那么網易云音樂是如何成為電音愛好者聚集地的呢?
網易云音樂國際業務總監王縝在IMS亞太峰會發布《2017中國電音市場及網易云音樂電音發展報告》
1.市場:近3億的需求
今年6月,國際音樂峰會(The International Music Summit)發布的2017年全球電子音樂產業報告顯示,亞洲電子音樂的收聽份額已經高于了世界平均水平,正在逐漸成為電音市場的新焦點。
作為剛剛在中國起步的音樂類型,伴隨著巨大的人口紅利以及電音廠商對于用戶的培育,中國電子音樂用戶的規模也將持續增長。除了上文提到的2017年中國電音用戶規模將可能達到2.86億,艾媒咨詢同樣預測,中國電子音樂用戶規模將在2018年達到3.58億,2019年將突破4億。
目前,電子已經超過民謠和搖滾,僅次于流行音樂成為受訪用戶中日常最常收聽的第二大音樂類型。有近5成(40.2%)的用戶每天至少聽1-2次電音,其中線上成為用戶收聽電音的主要渠道之一,2016年電子音樂線上播放量為1630.5億次,2017年或將達到2260.8億次,增長率38.7%,2020年或超3500億次,達到3608.6億次。
此外,同樣有近五成(46.8%)受訪者在電音演出門票外消費金額達到了200-500元。
電音的起勢也體現在電子音樂節的數量上。2016年中國電音節的數量為32場,預計2017年將舉辦86場,增長率達168.8%,2018年國內電音節數量或將超過150場,國內電音節數量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潛力巨大。
譬如在今年,諸如Ultra Music Festival、Life In Color等海外電音節紛紛落地中國;中國本土電音節品牌百威風暴電音節也計劃落地11城,比去年增加了6座城市,并且還將作為中國首個電子音樂節出口國外,進入澳大利亞,根據官方估計,2017百威風暴電音節的到場人數預計將超過20萬人。
同樣,今年PYRO(湃熱)音樂與IMS亞太峰會合作建立中國百大DJ和百大Club排行榜,并在9月21日舉辦的IMS亞太峰會上對獲獎DJ進行了表彰。“市場逐漸起來了,總要有人做這件事。”在IMS,一名PYRO員工對音樂財經表示。
PYRO今年評選出的中國百大DJ及百大Club
根據音樂財經的統計,2017年上半年來華演出的全球百大DJ包括了Martin Garrix、Quintino、Kshmr、Steve Aoki、David Guetta、Oliver Heldens、R3HAB、Diplo、Zedd、Major Lazer、Nicky Romero、Timmy Trumpet等等,演出活動日益高頻。
“從亞洲市場來說,中國真的是一個沉睡的巨人,”風暴音樂節主辦方A2Live常務董事及首席商務官Eric Reithler-Barros曾在接受音樂財經的采訪時表示,他也是前SFX全球伙伴關系副主席,“雖然像馬來西亞、印尼、日本和泰國等亞洲國家都在電音市場發展方面不同程度地領先于中國,但我認為中國作為后起之秀,目前在亞洲擁有最大的發展潛力。”
對于網易云音樂來說,利好的市場形勢首先是吸引用戶的基礎。
2.運營:最大化傳播
Alan Walker在2014年發表的單曲《Fade》是很多人接觸電音的開端,截至目前,這首歌在網易云音樂的評論數量已經超過了60萬,排名第四,評論量僅次于周杰倫的《晴天》、許嵩的《雅俗共賞》和Taylor Swift的《Look What You Made Me Do》。同樣,今年6月初,全球百大DJ排行榜冠軍Martin Garrix聯手南非裔澳大利亞歌手Troye Sivan發布了單曲《There For You》,這首歌在網易云音樂同時霸占了官方飆升榜、新歌榜、熱歌榜等多個榜單首位多日,成為近來在網易云音樂平臺受到追捧的單曲,大有“屠榜”之勢……
這些在網易云音樂上取得很好表現的電音單曲,與其音樂傳播方式及社區氛圍有很大關系。
這就不得不提到許多用戶自發建立的歌單。曾有媒體提出過這樣的觀點,“音樂行業的話語權已經以歌單的形式轉移到了普通人手中”,某種程度上說,也正是這種話語權的轉變構成了網易云音樂的平臺氛圍。而歌單作為用戶重要的音樂分享及收聽渠道之一,也在改變著網易云音樂平臺上音樂的傳播和人們獲取新音樂的方式。
網易云音樂知名電音自媒體KOL welphen的主頁
以現在網易云音樂上知名的電音自媒體KOL welphen(網易云音樂賬號為@welphenEDM)為例,他目前在網易云音樂的粉絲數達51萬。起初,作為電音愛好者的welphen就習慣在網易云音樂編制自己的歌單,而截至目前,他所制作的“電音王國 | 荷蘭”、“2016全球百大DJ排行榜”、“2016熱門電子音樂年度盤點”等歌單的累計播放量均已超過了千萬。
根據2017年9月1日的數據,網易云音樂的電音類歌單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128.1%
同樣是艾媒咨詢的數據,2016-2017年度網易云音樂電音類歌單數量呈爆發式增長,根據2017年9月1日的數據,網易云音樂的電音類歌單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128.1%;從音樂類型用戶占比來看,在除流行音樂以外的音樂類型中,電子音樂人數占比最高,達到20.5%。隨著電音專業度的提升,電音群體在網易云音樂的聚集度或將進一步提高。
除歌單之外,網易云音樂的個性化推薦機制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電音愛好者的用戶粘性。曾有電音愛好者向音樂財經表示,正是因為網易云音樂在自己的私人FM推薦了一首電音單曲,于是從此“入坑”,而隨著電音收聽比例的提升,算法又會推薦更多符合個人口味的電音單曲給用戶。
所以,網易云音樂之所以能受到電音愛好者的喜愛,還在于它“懂用戶”,對于電音用戶非常友好。
“現在中國應該還沒有一個音樂平臺知道應該怎么去推電音、應該去推什么樣的人群。目前大眾的對于電音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淺顯的層面,但其實電音有很多種類,所以平臺也應該承擔起這種教育的責任。”王縝對音樂財經表示。據她介紹,網易云音樂上的電音用戶,每周平均打開評論達75次,每周參與評論16.2條,有著很高的積極性。
3.策略:“電音最重要的是人”
相較于民謠、搖滾、嘻哈等其他音樂類型,電音更具備一種“無處不在”的特性。它也許不會成為流行音樂那樣的主流,但它卻可以成為相對小眾音樂里面的“大眾化音樂”。原因就在于,電音擁有更多與其他音樂及文化結合的可能,譬如,它可以和時尚結合,在走T臺的時候做背景音樂;可以跟流行音樂結合,也可以跟嘻哈結合,而且嘻哈音樂里面的trap music就離不開電音。
電音的另一個特性則在于其音樂性。“電音的音樂最多只占50%,”王縝說,“沒有一個人會在家聽一首電音就關掉,但是像民謠、流行這樣有詞有曲的音樂,人們是會這樣做的。完整的電音體驗除了音樂之外,其實還應該有現場的體驗,包括聲光電效果、整個party的感覺……”
因此,網易云音樂在電音領域的策略更傾向于認為, “最重要的是人”。
Spinnin旗下包括了Tiesto、Bingo Players、Nicky Romero、Afrojack,Sander van Doorn、Martin Garrix、Firebeatz、Oliver Heldens、Don Diablo等在全球百大DJ排行靠前的DJ
其表現之一就是吸引越來越多的廠牌及DJ音樂人入駐。如在去年6月,網易云音樂就與全球電音巨頭Spinnin(也就是電音愛好者口中的“S廠”)達成戰略合作。王縝還在IMS亞太峰會上介紹,2016-2017年度,入駐網易云音樂的世界知名DJ及電音廠牌超過50組,其中不乏荷蘭知名DJ Tiesto,荷蘭DJ巨星、Armada創辦人之一Armin van Buuren,2015年全球百大DJ冠軍Dimitri Vegas Like Mike,荷蘭知名DJ R3HAB等知名DJ,他們在網易云音樂上持續活躍,與用戶互動數近百萬。
這種運營思維也成為網易云音樂進軍線下電音活動的推力。“電音不可能只停留在線上,它一定是要包括線上線下整體的體驗,”王縝補充道,“所以中國未來電音市場在以音樂本身為主的同時,也會衍生出來一系列消費品。”
艾媒發布的數據顯示,32.8%的中國受訪電音愛好者參加過電子音樂節,21.9%參加過主題派對,20.7%參加過夜店DJ專場,參加過線下電音活動的受訪者占到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因此,隨著電音活動數量的增加,線下電子音樂市場的潛力也將被進一步激發。
“在整個電音產業閉環上面,還沒有一家音樂平臺這樣做,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呢?”王縝說道。對于現在的網易云音樂來說,它似乎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基礎和資本。
來源:音樂財經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