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消費風向轉變,Moto正在和年輕人成為朋友手機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安卓手機長得越來越像,外觀去掉logo都沒有什么辨識度,配置、參數也如出一轍,即使是曾經高高在上、最早出現于Moto MB860上的指紋解鎖功能,從2013年iPhone 5s掀起那陣風到現在成為幾百塊錢手機都標配的功能,不過是兩年多的時間。
除了手機產品本身外,甚至連手機廠商的新品發布會辦的也越來越千篇一律,先是鼓吹銷量、然后參數大PK、接下來調戲友商反襯自己的優勢,而在形式上如果不將自己的活動辦的像明星演唱會、小品相聲會,你很難讓用戶對產品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這種用參數和配置、或者“演唱會”刷存在感的背后,暴露的也許是手機行業的創新乏力。包括蘋果在內,雖然說漸進式創新從未停止,但相比之前新品上市時所帶來的驚艷確實少了許多,一個切身體會就是:近兩代的iPhone在體驗上真的差別不大。
在國內大屏手機都奔著「看起來很像蘋果6」的目標一去不回頭的時候,難道我們沒有別的個性化選擇了?
年輕人在“求異”的路上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對每一代年輕人來說,即便粉同一個品牌,他們都有造出個性的辦法。比如在NIKEiD(誕生于1999年的定制服務)平臺上定制一雙屬于自己的跑鞋,鞋面、鞋跟、Flywire飛線的顏色都可以自己選;再比如在不同的紀念日買不同的Pandora串珠,讓每次佩戴的手鏈都看起來不一樣......
而在手機時代,從10年前風靡的手機掛繩到今日的手機殼,他們擅長用各種周邊配件把自己的手機打扮得不一樣——這讓賣了10年手機的商販突然有一天改行去賣配件一點都不稀奇。
也有一部分人,干脆用看起來真的不一樣的錘子、堅果等小眾手機以表達個性,在這類年輕人當中,iPhone或許不是最佳選擇,普通的安卓機又不能很好的彰顯“逼格”,他們的手機消費的痛點跟大多數人并不一樣。
那么,誰來滿足這群人?
幾年前,Moto推出了Moto Maker,這是是摩托羅拉為用戶提供的在線設計平臺,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設計個性化專屬的Moto X智能手機,目前提供包括后蓋、前板、鑲邊、內存、刻字、保護套、開機問候、壁紙八種定制項目,前前后后幾十種排列組合。
Moto Maker 自從在美國推出之后就大受歡迎,并已經進入中國,它旨在讓不同群體都有適合自己的選擇,商務人士可以選擇穩重優雅的皮脂風格,潮流青年可以選擇更有特色的竹子背殼,如果是企業采用還可以刻上專屬的名稱。
在買手機之前花點時間試試Moto Maker,你的手機就有可能變成這樣:
也可以是這樣的:
也可以是這樣的:
年輕人對于「可以讓我定制」這件事的執著遠遠超出我們的想想,常常存在于高端產品領域的定制服務,在手機行業一樣玩兒的轉,就是因為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愿意為“個性化服務”買單,對于他們來說,LOGO是哪個不重要,而“自己當設計師”的這種體驗是不可多得的。手機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消費電子,其市場規模絲毫不亞于服裝業,Moto推出的 Moto Maker 也是想借此機會和年輕人成為朋友。
目前來說,Moto Maker也許還不能幫助 Moto 實現鳳凰涅槃,但是至少讓Moto有了更鮮明的個性,并從眾多安卓手機廠商中有了自己的辨識度。(本文首發鈦媒體,編輯/小造)
作者:小造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