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軟“坑”了的諾基亞,就這樣投奔了富士康手機
重磅消息,諾基亞再次回歸人們的視線。
據外媒6月2日報道,Nokia出價1億9千萬美金,正式買下了運動健康監控可穿戴設備公司Withings。
距離上一次Nokia搞一個大新聞,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日子(2014年4月25號,曾經輝煌一時的世界手機界老大Nokia作價僅76億美金賣給了微軟),已經過去了2年時間了。即使是上個月微軟將Nokia手機業務賣給富士康的新聞,也只是再次讓市場看到的,是Nokia曾經那個富麗堂皇宮殿的斷壁殘垣,屹立在沙漠中,茍延殘喘,消失在夕陽西下的沙暴中。
2009年
(圖)
曾經的那個摔不爛,用不壞,良心產品的Nokia,未來還會重出江湖嗎?
互聯網時代的悲情
一個帝國的隕落和崛起,
也不過就是眨個眼的功夫
本期探秘:
諾基亞沉默了這么久,它到底在布局什么?它是否有野心重新站上世界之巔?還是,就此在一路向北的路上越走越遠?
諾基亞的衰退:
對于Nokia來說,曾經的它主要是靠著良好的產品質量,在非智能機時代,這一點有著巨大的優勢。那時候的人們最多就是發發短信,打打電話而已。再多也就是玩玩貪吃蛇,俄羅斯方塊等像素游戲。
無論怎么說,在上世紀90年代,Nokia那可是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的超大品牌啊。舉個小小的例子,當時的人們在討論手機的時候,并不會問你用的是什么牌子,而是問你用的是諾基亞手機哪個數字的型號。毋庸置疑,它確實帶領著大家走上了移動電話的時代。
而這一切,終將回歸塵土,如果你不努力創新的話,尤其尤其是在科技界。
————————————————————————————————————————
2007年,1月9號,Apple正式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機:Iphone 1. 這意味著智能手機的時代真正開始了。
當Nokia的工程師還在嘲笑蘋果智能機的“不結實,不實用,不智能”的時候,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自己的“中年危機”正式開始了。2007年,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市場份額是49.4%,然后第二年是43.7%,第三年是41.1%,第四年34.2%。。。。。一直到了2013年的3%。
Nokia的高層當年完全誤判了形式,他們認為,像Iphone這樣的智能手機,普及時間將會是非常長的。而在未來的十年里,手機市場一定還是按鍵手機的海洋。這一點上,黑莓也走了同樣的錯誤道路。導致的結果就是,這兩家公司現在已經在智能機領域完全的消聲滅跡了。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Apple認為未來人們更需要的是軟件上的產品,所以當時的Apple更傾向于大屏上展示好的內容。而Nokia更加傾向于高標準的硬件上的研發,在這一點上,也就注定Nokia由臺前轉向了幕后。
————————————————————————————————————————
諾基亞的休整期:
對于諾基亞來說,當年被微軟收購,并不算一個太壞的歸宿。是估值較為便宜的賣了。
對于當年的收購,業界也有多種揣測,比如時任諾基亞的CEO斯特芬 艾洛普(Stephen Elop)是否是微軟派來的商業間諜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艾洛普在2008年到2010年之間曾就職于微軟的商務部門工作。負責Mircoft Office的產品,是微軟的高級管理層成員之一。
2010年九月,他正式入職諾基亞CEO職位。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在他任職期間,對于諾基亞手機,他堅決放棄了后來大熱的Android系統,甚至包括后面成績還算不錯的塞班和meggo系統,堅決而決的只使用了Windows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這樣的決策,導致了諾基亞后面連續多季度的虧損和市場占有率的暴跌。
對于輿論所說的:艾洛普只是為了讓諾基亞的市值暴跌從而可以讓微軟更便宜的收購這樣的說法。艾洛普的策略是堅決不承認。即使他后來又回去做了微軟的執行副總裁。
當然,在微軟的這些日子里,諾基亞手機業務手機業務過得也不是非常好,是合作推出了幾款windows Phone。在市場中掀起的風浪幾乎可以不計。并且最近芬蘭政府指責Windows收購諾基亞之后,并沒有給諾基亞帶來實質性的發展,并且諾基亞的芬蘭分公司還在大量裁員。可是,東西都易主了,誰叫你當年不守好家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諾基亞在微軟的日子里:
雖然諾基亞現在江河日下,但是,其在硬件領域的專利和研發能力確實是不可小覷的。諾基亞1865年成立于芬蘭。2014年,他的員工遍布全球120各國家,擁有超過61000名員工。在超過150個國家有自己的業務,并且每年收入達到了123.7億歐元,對于這樣的一家即使失去了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公司來說,它的體量。從來不曾讓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對手小覷過。
微軟當年買下Nokia就是為了自己的手機業務的擴展。在這點上,微軟的高層始終認為,收購Nokia之后,自己只需要做擅長領域的軟件(Windows OS)就好了,靠著Nokia巨大的硬件研發實力,比起自己重頭開始建立自己的手機業務,用Nokia本身的技術整合他的手機業務要劃算的多。實際上,在2013年的時候,微軟就進行過一次驚天動地的大裁員,當時計劃裁撤到18000名員工,大部分都是微軟手機部門的。當時的微軟員工總數大概就有大概有125,000名,18000可是超過了10%哦。大家可以感受一下,Nokia對于當時微軟拓展自己的Windows Phone有多么的重要。
但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微軟正是看上了諸如非洲等這樣的手機新興市場的巨大紅利期,才決定做自己的智能手機生態。他們預估當年的新興市場里面大約有40到50億的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科技”。所以,在收購Nokia之后,微軟推出的手機大概都是這樣價位的:
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也知道Nokia手機部門現在的結局了:
最后歸宿到富士康也算得上科技企業了,并不算是一個很差的結果。
—————————————————————————————————————————
諾基亞的未來
從2012年的手,當時的Nokia就決定要從臺前走向幕后了。市場都開始察覺到,Nokia希望通過手上強大的硬件研發能力和專利積累。向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硬件研發為驅動的企業轉型了(開始專注自己當下最可行且最擅長的事情,收縮戰線,是很多公司在衰敗之后都會干的第一件事情。)
所以,今天的Nokia收購運動健康監控可穿戴設備公司Withings的“大新聞”其實并不奇怪。Nokia現在最希望做的就是通過自己實力足夠強大的硬件能力,在下一個必火的可穿戴設備領域賭上一把。如果成功了,那就是自己的翻身之日,重返世界巔峰的跳板啊。
—————————————————————————————————————————
那么我們現在可以從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消息面來看看這個“蛋糕”到底有多大:
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市場的起點其實是從2010年開始的,當時的市場在一夜之間就出現了很多的智能手環或者有著可穿戴設備概念的產品推出。然而在2013年之前,市場的增長情況一直是不溫不火的,2013年是一個節點,那年的8月,Google正式推出了Google glass。從此之后,市場的增長一下子就開始火爆起來。預計全球市場容量在2018年前后,可以超過120億美元的規模。
如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以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來看,大致可以分為5類。
第一大類是智能手環,這類產品應該算是現在市面上的主體產品。我們可以看到,在2016年之前,智能手環的規模還是非常可觀的。
第二大類是智能手表,無論是蘋果,Samsung或是其他的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對于智能手表未來的投入都是非常認真的。這樣的結果導致的就是智能手表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
第三大類是智能眼鏡。對于智能可穿戴眼鏡來說,目前為止市場表現最為出色的也就是Google Glass了。作為Google對于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一次出色的嘗試,最后因為法律問題而項目擱置了。
實際上,在物聯網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之前,整個可穿戴設備所能實現的功能并不會太多。對于這一方面的硬性條件,其實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一張圖中張圖,我們發現在未來的5年之內,還是以智能手表為市場急先鋒,各大廠商也在加緊布局這一領域。所以說,最有意思的,還是其他類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它們的增長率逐年提高比例最快。這一領域的創業和市場機會或將會非常巨大。大家要多關注才行。
—————————————————————————————————————————
原文鏈接:http://www.svinsight.com/reading/nokia-acquires-withings.html
作者:硅谷密探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