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顆衛星業界
美國獨立日的風頭被一只叫Juno(下文統稱“朱諾號”)的探測器給搶了。
美國東部時間7月4日晚上23時53分,朱諾號探測器完成了木星軌道接入,成功實現了人類距離木星最近的一次探測。
要說會玩,NASA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5年前,朱諾作為NASA“新疆界”計劃的第二個項目,光榮升空了。它的任務是飛向神秘的木星,獲取有關木星的寶貴數據,并回傳給地球。
在大眾都已淡忘這事的時候,NASA發了個大招:在2016年美國獨立日這天,讓朱諾完成自發射以來最重要的一個動作:JOI(Jupiter Orbit Insertion,木星軌道接入),來為祖國爸爸過生日。
不光會挑日子,NASA連給探測器起名字都很有趣。
在羅馬神話里,朱諾(Juno)是天神朱庇特(Jupiter)的妻子,而木星剛好就是以這位神明來來命名的。
考慮到木星的衛星又都是用朱庇特的情人來命名的(貴圈真亂……),NASA把木星的老婆送上軌道,這是要讓木星和情人們不好過呀。
火星上都能種土豆了,去木星溜一圈為啥這么大陣仗?
沒有天體學基礎的朋友們看到這條新聞,可能會心生疑問:NASA連火星都能派車去了,去木星外圍轉一圈有啥好興奮的呢?
這倆事兒還真不是一個等級的,朱諾號這次取得的成就,可謂是前無古人。
首先,木星距離地球非常之遠,探測器想要追上它都不是件易事:從地球出發去木星,朱諾足足要走2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7萬多圈,所以走了整整5年。
相比之下,火星才哪到哪啊……
其次,木星的環境和天神朱庇特的脾氣一樣爆劣。
木星不是地球這樣的固態球體,它的外表充斥著“風暴”一般的氣體,探測器無法著陸,能做還只是盡量接近它。
接近它也是件危險的事。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比地球大了300倍。它擁有最強烈的輻射和最強大的磁場,輻射度是我們在地球上承受的600倍。而且重力還非常強,任何接近的物體都會被彈出。
所以朱諾號,此次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幫我們探測木星……進入木星軌道之后,它離木星大氣層就只有將近5000公里,也就北京上海兩個來回的距離——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和木星的最親密接觸!
朱諾之前,已有過不少先驅探過路
既然木星這么危險,NASA自然也不會貿然就放朱諾去受苦,此前他們已經有過多次木星探測的經驗:
算起來,距離1972年先驅者10號首次探測木星,已經過去40多年了。
NASA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終于換回了開啟木星大門的鑰匙——朱諾的成功入軌。
作為后起之秀,朱諾有哪些新本領?
雖然人類之前已經發射過“伽利略”號探測器對木星進行過近距離觀測,但是木星仍有磁場、大紅斑、核心成分等未解之謎。
(木星表面的大紅斑,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
而朱諾號這次將攜帶前輩們所沒有的磁強計、微波輻射計、高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設備,近距離探測木星。
有了這些新技術輔佐,也許人類好奇許久的諸如“木星是如何形成的”、“木星大氣中含有多少水和氧氣”、“木星的內部結構究竟如何”這些問題,會得到解答。
朱諾之所以能在不返航的情況下獨步太空長達5年,秘訣就在探測器機身的“三葉草”設計,其實是三塊太陽能發電板,每一塊都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最多可以將28%的日光轉化成動力。
這個故事并沒有圓滿結束
朱諾成功接入木星軌道,引得美國上下一片歡騰,但這只是它任務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雖然朱諾已經在太陽系漫步了5年之久,但接近木星之后,它還需要再繞木星軌道走上20個月,以搜集足夠充足的信息輸送回地球。
20個月之后呢?它能返航嗎?
呃,事實上,目前人類向宇宙發射的探測器基本都買的是單程票……
由于朱諾攜帶劇毒燃料,NASA行星保護守則不允許它飄蕩于太空并有朝一日葬身衛星污染太空。因此朱諾號的結局,是主動受控墜入木星大氣層焚毀……
也就是說,以美帝為首的全世界人民,正在歡慶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朱諾醬歷經千辛萬苦去看一眼自己的愛人和他的情人,然后就要自我焚毀,想象也真是蠻虐的呢QAQ。
【作者介紹:王玨,聯系郵箱 wangjue@dtcj.com】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