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牽手華為布局智能家居 小米已被拋棄?家電
7月12日,在廣東順德美的集團總部,美的董事長方洪波與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家居領域形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
時光倒回至2014年12月份,彼時小米以12.66億元戰略入股美的,雙方宣布達成多領域多模式的全方面戰略合作,而智慧家居便是兩者合作的一項重要業務領域。此番美的攜手華為,是否意味著小米已被美的拋棄?
牽手華為 喜新不厭舊
根據美的與華為簽署的協議,雙方將針對移動智能終端與智能家電的互動,渠道共享及聯合營銷,芯片、操作系統(OS)及人工智能(AI)領域,智能家居安全領域,數據分享與數據挖掘,品牌合作等方面構建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
從上述內容看,移動智能終端與智能家電的互動既擺在雙方合作內容的首位,自然也是兩者合作的核心。把美的M-Smart和華為Hilink之間的通道打開,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系列終端產品與美的全線智能家電便可實現互聯互通。
美的選擇與華為合作,理由再充分不過,畢竟華為智能手機業務正處于上升通道,華為已經成為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智能手機品牌。
進入2016年,全球手機市場呈現出疲軟的態勢,就連蘋果和三星都沒能逃脫銷量下滑的命運,但華為卻實現了逆勢上漲。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2830萬臺,同比增長64%,出貨量排名躍升至第三位,其在國內市場銷量達到1658萬臺,排名第一。整個2016年,華為針對手機業務定下了1.4億臺的全球出貨目標。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簽字儀式上表示,美的集團與華為消費者業務雙方開放、互融、共享,實現跨行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構建安全可靠、簡單易用、智能互動的智慧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將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智慧家居體驗,同時雙方將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與華為手機業務的蒸蒸日上相比,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一路狂奔之勢在2015年戛然而止,小米的成長性也因此遭到資本市場的質疑。2015年全年,小米手機出貨量超過7000萬臺,但未能完成8000萬臺出貨量的目標。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僅1480萬臺,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
然而,與華為的合作,并不意味著美的喜新厭舊。在美的與小米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后不久,方洪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明確表示,美的與小米的合作“沒有排他的約定”,未來美的還會積極地擁抱各大系統和平臺。
美的智慧家居戰略提速
隨著市場日漸飽和以及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我國家電行業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而智能化為全行業開辟了二次起飛的新跑道。
據奧維咨詢的數據預測,到2020年,智能家電整體產值將破10000億,2015年到2020年,智能洗衣機、空調和冰箱將爆發式增長,其中智能洗衣機的市場滲透率將從15%增至45%,智能空調市場滲透率預計將從10%增至55%,智能冰箱滲透率有望6%增至38%,智能硬件的產值就將超過6000億。
智能家電的魅力前景吸引著各方勢力的競逐,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公司之間合縱連橫的戲碼不斷上演。除了美的先后與小米、華為合作,另一大綜合性家電巨頭海爾也在2015年初宣布與魅族開啟戰略合作,共同深耕智能家居產業。
事實上,美的一直在持續推動其智慧家居戰略落地,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選擇合作伙伴。對內,美的打造了完整的M-SMART閉環生態系統,并完成了WIFI模塊、美的智慧云及系統核心SDK(軟件包)開發,持續優化其移動端智能家電管理程序“美居APP”,實現快速連接、語音控制等功能,并搭建用戶社區平臺,實現了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管家系統初具雛形
對外,美的則采取開放融合的態度,先后完成了與京東、阿里、小米、微信等系統云平臺及底層協議的對接,實現了美居APP與各平臺的兼容,并建立了與蘋果Homekit、Allseen、Thread、WIFI、ZIGBEE聯盟等國際主流IOT協議的對接和技術跟進。另外,美的還推進與家裝方案商(廣田智能、家云)、路由器(華為、小米、騰達)、移動互聯網平臺(微信、百度、友盟)、智能硬件(ROKID機器人、叮咚音箱)、第三方應用(訊飛語音、墨跡天氣)的對接,通過SDK在外部平臺的嵌入,實現M-Smart在外部多平臺的接入。
方洪波表示,作為美的集團雙智戰略的重要板塊,智慧家居發展正處于關鍵節點。此次與華為牽手,美的在智慧家居戰略上開啟加速度模式。
不過,從美的與小米的合作過程不難判斷,其與華為的合作也不會是排外而封閉的合作,未來并不排除美的繼續與其他手機制造商開展戰略合作的可能性。
【作者:陳建明】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