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成立公司正式進軍手游,但它能做出像 Pokemon GO 一樣的爆款手游嗎?手游
今年,Pokemon GO 火了,任天堂的馬里奧手游也在蘋果發布會上亮相引起了眾人關注。當傳統主機和掌機游戲大廠用自家的經典 IP 推出手游,似乎全世界的游戲熱情又被引爆了。
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索尼 CEO 平井一夫就曾經表示,Pokemon Go 是整個游戲業界的一次變革,并且索尼已經準備進軍移動游戲領域。顯然平井一夫對移動游戲的看法也并不僅僅是說說,而是動了真格。索尼宣布成立一家名叫 ForwardWorks 的新公司,旨在為 iPhone、iPad 和 Android 等設備提供移動游戲。
其實這不是索尼在移動游戲領域的第一次嘗試。不知道有多少讀者還記得一款叫做 Xperia Play 的手機,如果對這個名字不熟悉,就看看下面這張圖。
盡管外觀很像是 PSP,而且支持一些 PS 游戲,但顯然當年索尼的發展重點完全在主機與掌機方面,單一的一款手機硬件并沒有讓索尼手游在消費者中火起來。而且現在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索尼當時期望通過手機或者掌機的硬件來實現手游領域盈利,確實不太對路,當然,這也歸咎于當時手游市場并沒有現在看起來那么火熱。
單從中國市場來看,從 2011 年到 2015 年,中國的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從 62 億人民幣增長到了 413 億美元。不得不說,在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情況下,這是手機游戲最好的時代。
在 2008 年 到 2011 年,iPhone 的誕生,以及電容觸控屏的普及,革新了用戶早期對于手機只能用按鍵或者點擊觸控的傳統操作局限。如果說 iPhone 居高不下的售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能手機的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Android 伺機而動的補缺則完成了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的最后一擊。似乎人人都有智能機了,人人都能在自己的智能機上玩游戲了。
你大概也記不清自己這幾年用憤怒的小鳥砸死過多少只偷蛋豬,也記不清自己在 Temple Run 上機械地躲避轉彎跑過多遠,不記得收了多少太陽種了多少豌豆射手打了多少想要吃掉你腦子的僵尸,也不記得到底用了多久才把自己的部落戰爭打到了 9 級大本營。
顯然,在進軍手機游戲市場這件事上,同樣作為老牌游戲大廠的任天堂,為索尼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一直對游戲平臺極為挑剔的任天堂,在今年 3 月進軍移動游戲市場之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應用 Miitomo,盡管只是一個通過卡通形象休閑社交的簡單 app,在 4 天之后就為任天堂吸引到了 160 萬的下載量。
(騰訊視頻)
在用 Miitomo 對市場進行試水得到了反饋之后,Pokemon GO 的推出則真正引爆了全球。我不準備在文章中贅述 Pokemon GO 究竟獲得了多么熱烈的追捧,但不得不說的是,盡管現在看來 Pokemon GO 的熱度已遠沒有上線之初那么火爆,但單單這一款游戲,就為任天堂帶來了獎金 100 億美元的股值增長。
做玩家最熟悉的內容,才是吸引玩家下載游玩的最簡單方式。
事實上,大 IP 在吸引玩家下載手游這一環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打開自己手機中的應用商店就會發現,拋開騰訊旗下有微信露出推廣的游戲,剩下的游戲多數是基于一個當下火熱的 IP。
說回到索尼,其實索尼游戲向來是不缺少經典角色與經典故事的,戰神、神秘海域、小小大星球都能夠改編成不錯的手機游戲。但有個問題是,盡管這些故事和角色在索尼玩家心目中已經扎根為經典,但似乎在普通玩家或者是普通手機用戶中,確實沒有馬里奧或者是皮卡丘那樣耳熟能詳。
相比于在主機和掌機市場沒什么動靜的任天堂(也可能是在慢慢憋大招),索尼在游戲技術領域的積累也會成為在其進軍移動游戲領域后的一大優勢。在近幾年的國際游戲展會上,索尼總能帶來杰出的主機游戲,比如《神秘海域 4》《戰神 1》等等,在主機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在之前對于相對游戲主機機能更低的掌機游戲的開發經驗,會讓索尼在進行手游開發時,無論是選擇重量級高畫質大作還是輕量化趣味小游戲,都運行自如。
讓主機上的技術積累轉化為手游研發的優勢,恐怕索尼要先做到的是消除各部門之間溝通困難的問題。作為一個擁有大量業務條線的大公司,索尼雖然在相機、手機、音頻、電視設備各個單獨領域都能做到相對優秀的水平。但部門之間的利益紛爭與大公司部門之間的溝通障礙使得這些優勢很難互通。盡管平井一夫上任之后類似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少,但不得不說,剛剛起步的移動游戲業務想要借上已經成熟的主機游戲業務的力還有些困難。
【來源:愛范兒 作者:張博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