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廉”未必能“物美” ,家電性價比是個坑?家電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家電市場銷售一路飄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一些低價、特價產品熱銷以外,很多價格略貴但品質、功能含金量更高的產品銷量也很不錯。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片面追求“性價比”有時并不明智。
“價廉”未必能“物美”
家電市場各類“價格戰”很常見,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能吸引消費者關注、購買的家電產品,已經不都是那些超低價、特價的機型了。很多消費者都發現,“價廉”的同時要實現“物美”并不容易,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
消費者王先生就向記者吐槽,前段時間他圖便宜購買了一款超低價的空氣凈化器,但是使用了一段時間就發現,室內的空氣質量并沒得到什么改善,而且這個廉價的空氣凈化器機箱內還時常發出較大的噪音。王先生說這款機器擺在家里已經成了“雞肋”。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像一些低端的煮蛋器、酸奶機、電飯煲等,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各種故障,雖然購買時花錢不多,但現在留著沒法用,扔掉又覺得浪費。
跟上市場發展的節奏
一段時間以來,家電市場強調“性價比”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但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過分追求“性價比”,不但消費者容易落入低價的“陷阱”,買到劣質的家電產品,而且家電廠商也可能會為了不斷壓縮成本而降低產品品質標準,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一家大型連鎖賣場的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對消費者偏好的分析發現,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消費者都開始關注高品質家電產品,如果廠家仍然只著眼于低端產品,一味地比拼價格,未來勢必跟不上市場發展的節奏。剛剛入職不久的白領李女士就告訴記者,她正在物色結婚用的全套家電,為了體驗更好的生活品質,那些低價產品都已經不在她的考慮范圍了。
品質提升已成趨勢
家電行業專家稱,上個月,我國正式發布了《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針對家電領域提出“適應家用電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的要求,以及改善電子坐便器、空氣凈化器、家用清潔機器人等新興家電產品的性能和消費體驗;提高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大家電的產品舒適性、智能化水平,優化電飯鍋、剃須刀等傳統廚用、個人護理用小家電產品的外觀和功能設計。
提升多品種、多品牌家電產品深度智能化水平,推動智能家居快速發展等等具體的內容。就此提示消費者,所謂的“性價比”,有時候恰恰是一個“坑”,本來為了節約,結果反而成了浪費。
【來源:東方網 作者: 侯靜】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