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直播怒懟友商水軍:你TMD胡說!——堅挺背后的辛酸業界
從《百鳥朝鳳》制片人跪求排片,到董明珠的《因為愛情電飯煲篇》,各家大佬為了自家產品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這不,為了銷量,雷軍已經將自己打造成科技圈的第一網紅。
10月9日晚,為給自己產品造勢,雷軍進行了移動直播。除了介紹自己產品如何如何好之外,雷軍竟然在本次直播中爆了粗——當網友稱“用了一個多月的小米5S覺得發熱嚴重……”時,雷軍回應:“TMD胡說,小米5S才發布了幾多天(9月27日發布),怎么會用了一個多月,一看就是友商派來的水軍。”
雷總怒懟水軍獲網友點贊無數,看似風光的背后其實是一把辛酸。如果小米還是曾經那個穩坐銷量第一的小米,雷總絕對不會乖乖坐在鏡頭前和我們這些屌絲瞎扯蛋。
已經作古的小米時代
曾經,依靠性價比,在饑餓營銷的加持下小米僅用4年時間就做到了國內銷量第一,就連拽到不行的iPhone,也只能俯首稱臣。
如今,浮華散盡,曾經的第一,如今已經恍如隔世。
據資料顯示,與此前連年三位數增長并迅速拿下450億美元估值不同,2015年以后,小米明顯慢了下來。根據小米公司資料,2012年-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的增長率分別為2296%、160%、226%和16.1%。
更糟糕的是這種情況還在持續。根據IDC報告,2016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920萬部,市場份額9%,同比下降32%。華為以1660萬部出貨量摘得頭籌,小米僅列第五。二季度,華為以1910萬部的出貨量穩居榜首,小米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降38%,排名第四。
似乎一切都在提醒著,那個高歌猛進的小米時代早已作古。
來自“藍綠兄弟”的警醒
雷軍是玩互聯網營銷的一把好手,不過15年以來,注重互聯網營銷的小米在銷量上節節敗退,反而是線下精耕細作的“藍綠兄弟”卻做到了異軍突起。
根據IDC公布2016年第二季度各大手機廠商銷量數據顯示。OPPO以1800萬部的銷量位居第二,vivo的銷量是1470萬部,而小米的銷量僅為1050萬部,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手機廠商分別保持著136.6%和80.2%的驚人增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知道這兩家公司之前和小米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藍綠兄弟”的崛起讓雷軍意識到線下精耕細作的重要性,在10月9日晚的直播中,雷軍在回應網友提問時說,小米明年會開兩三百家線下小米之家零售店,未來爭取做到一千家。
可見,為了銷量,小米轉變了營銷思維,不再對互聯網營銷惟命是從。
迫不得已的艱難選擇
增開實體店確實有助于提升銷量,但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成本。
實體店不像電商那樣可以面向全國,它的覆蓋范圍只是周邊的一小部分。要想從線下渠道增加銷量,就必須盡可能多地鋪設實體店,這使得企業的固定成本是隨銷量線性增長的。越多的實體店(可能是直營店、加盟店、百貨公司、超市等等),就意味著越大的人力投入、租金投入和水電管理費等投入,所以無論是誰,增開實體店,成本都是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
成本增加,要想保證現有利潤,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壓縮成本,另一個就是提升價格。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壓縮成本的空間有限,除非是犧牲品質,這對本就貼有“屌絲機”標簽的小米來說無疑是死路一條,相信雷軍不會那么做。提升價格又與小米引以為傲的性價比相駁。在饑餓營銷失靈的情況下,如果失去了性價比小米又能剩下什么呢?
還有,小米之所以能夠吸引大批米粉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調性,為發燒而生,當初也只在網上銷售,如今向友商學習增開實體店,將來很有可能會泯然眾人,這對小米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風險。
所以對于小米來說,增開實體店或許也是一個迫不得已的艱難選擇。
銷量第一對于小米來說已經恍如隔世,增開實體店在銷量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只能說,小米,這位失落的王者想要重振雄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來源:i時代網 作者:周瑩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