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向支付寶發起了致命挑戰,馬云坐不住了…業界
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無疑是絕對的頂級boss。先是前者憑借阿里天生的電商優勢,一躍成為第三方支付的No.1。不想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微信強勢來襲,對支付寶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不僅改變了當今的支付格局,甚至還動搖了支付寶的霸主地位。
如今,兩家可謂是針尖對麥芒,三年來不斷上演著各種明爭暗斗,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方面,支付寶仍然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微信的交易頻次已經超越了支付寶。這對兩家來說,都是無比的壓力山大。
支付寶,開疆拓土成霸業
說到第三方支付,支付寶是毋庸置疑的NO.1,不只是因為它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還在于它開啟了第三方支付的先河,并由此而帶來了一場連接互聯網與金融的跨界營銷革命。
2003年10月,淘寶網首次推出支付寶業務,開始了網上支付方式的新局面。不久,支付寶從淘寶網分拆獨立,逐漸向更多的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鑒于當時的商品交換情況和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的局面,支付寶首創了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在買方和賣方中間充當媒介,提供第三方強制擔保兜底,不僅解決了中國互聯網購物的信任問題,還為自己積攢了大量的用戶。
如今,支付寶實名用戶已經達到4.5億,支付寶錢包活躍用戶超過3億,單日手機支付量超過4500萬筆。去年的雙11一天,支付寶實現支付總筆數超過10億筆,支付峰值達到恐怖的12萬筆/秒,持續地刷新著各種記錄,成為用戶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支付寶在全球范圍內也在進行著不斷地擴張。現在,它已經成了韓國、泰國、香港、日本以及德國等地區常用支付方式。與此同時,螞蟻金服也分別在美國、英國、盧森堡、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六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
“奇襲珍珠港”,微信虎!虎!虎!
支付市場的大蛋糕讓不少互聯網企業蠢蠢欲動,于是騰訊、京東也緊隨其后開始布局。但不管是騰訊的財付通還是京東的網銀在線,都無法撼動支付寶的絕對地位,直到微信支付的到來。
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的問世引發全民狂歡,騰訊理財通多年來半死不活的狀態也因此改觀,微信支付開始大行其道。不得不說,微信紅包事件讓給阿里巴巴當頭一棒,曾放話要“火燒南極島,直搗企鵝基地”的馬云也只能將此形容為“珍珠港偷襲”。
歷史上的珍珠港偷襲以美國的快速反擊而結束了美日大戰,但微信支付的到來卻僅僅是騰訊阿里惡戰的開始。誰也沒有想到,財付通一個小團隊開發了僅10多天的一款春節應景作品,竟然成了支付寶以后日子的夢魘。據了解,2014年春節,因為紅包的上線,直接帶來為微信帶來上億人次的綁卡用戶,做了支付寶8年干的事。
三年的時間內,微信支付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后來的逐漸接受,如今已經成為人們最為頻繁的線上支付方式。不管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偏遠的農村;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五六十歲的大爺大媽;不管是大型的超市商場,還是路邊小攤小販,都已經離不開微信支付了。
不斷地迭代創新,極大吸引了用戶轉向使用微信支付。如今,微信支付已經拓展到包括餐飲、零售、醫院、加油站在內的眾多領域。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移動支付市場的30%,與支付寶的差不正在逐步地縮小。
微信VS支付寶,到底誰王誰寇?
線下支付儼然已經硝煙彌漫,二馬之爭也將是未來支付戰場上的主旋律。那么,微信和支付寶,到底哪個會成為最后的贏家呢?現在來看,雖然目前支付寶的領先優勢明顯,但是移動支付后續在線下的發展潛力還相當巨大。
線上支付是PC時代延續下來的功能,由于支付寶早早地布局,先天優勢突出。但必須承認的是,微信支付在這幾年也同樣收獲頗豐。一方面,微信拓寬了線上支付的場景,比如在搞電商、投京東,另一方面其獨有的“微商”也為自己分得一杯羹。
而對于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線下市場,微信支付則占到了更大的便宜,對之前支付寶已經占有的支付市場正在不斷的蠶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微信支付拿下了很多重要的支付場景,比如滴滴打車等。
總之,微信支付在線下幾乎已進入了“瘋狂”的模式,尤其是當大街上的煎餅攤上都貼著二維碼讓顧客微信支付的時候,你就可以想象微信支付在線下的滲透率有多么強大了。
【來源:IT時代網 作者:王俊杰】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