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aster橫掃一切 看馬云宗慶后之爭業界
宗慶后和馬云
我一直知道,所有圍棋弈手都是有哲理的人,不信看下面這一段沉思錄:
“夜深了,心情漸漸平復,但腦海里依然浮現著這幾天的奇幻之旅。從勇士集結到一一抬走,從信心滿滿到麻木絕望。相對于恒定的Master大師,我們人類的喜怒哀樂,對未知的憧憬與探索,也許正是我們活下去最深層的動力。阿爾法的出現已經徹底顛覆了我們棋手對局勢原有的掌控、判斷。那我不禁要問,多年后的某一天,當你發現自己曾經的意識、認知、抉擇都是錯誤的時候,你會一如既往地錯下去,還是否定自己,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呢?致最好的時代or最壞的時代!”
沒錯,這是古力在1月5日凌晨寫下的話。1月4日晚間,古力投子認輸,神秘棋手“大師”Master最后以60勝0負1平橫掃一切人類高手,包括聶衛平、常昊。
然后,就如很多人猜到的那樣,谷歌出來承認,這位“大師”就是去年PK掉李世石的阿法狗(AlphaGO)的升級版。
其實,定論在去年李世石完敗之后已經有了,AI至少在圍棋這件事情上徹底“干掉”了人類,人工智能不僅是算得快,還能夠更快地深度學習,這一點早在聶衛平去年在上央視“開講了”節目時就已經承認了,他當時就知道人再也干不過AI,轉而向谷歌求一款阿爾法狗的軟件。
請注意,和很多人一樣,聶衛平以為阿爾法狗僅僅是一款軟件,就像當年的一張光盤,但是,最后他從谷歌那里知道了,阿爾法狗不僅僅是一個軟件、一系列的算法,更重要的是阿爾法狗背后是強大的計算能力,而這些計算能力是由數量驚人的服務器支撐著的,我們當然可以把它叫做云計算。
所以,我們真的可以為人找回一點尊嚴了,第一是承認圍棋這么講究所謂棋感的東西,實際上不過是一個計算游戲,第二是搞清楚了當李世石、古力們面對阿爾法狗的時候,他們的對手其實是云計算,是成千上萬臺服務器的計算能力。
還好,云計算這個東西是人造出來的,它不是軟件,不僅是算法,而是計算能力,它不是虛擬的,不僅是云上的,更是實實在在地搭建在服務器上的,做出一個阿爾法狗,需要所謂虛擬的算法設計,還需要搭建在實體服務器上的計算能力。
說了這么多,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謂的虛擬和實體,是很難區分開的,而所謂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當所謂的虛擬其實并不虛擬的經濟展現出它橫掃一切的強大力量時,我們更加理性的態度是如古力一般深思。
我的這種想法來自于最近的一場激烈爭論。去年10月,馬云說了一句話,“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將改變世界……”然后12月底,在央視《對話》欄目中,宗慶后強烈回應,“認為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而董明珠也表示(受互聯網影響長大的)新一代人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有隱患的。
事情真的有這么糟糕嗎?當然不是。董明珠發現,“由于有了大家認定的,互聯網渠道的創業,我們現在的80后末期和90后的年輕人,不愿意去實體經濟工作,認為家里開店就可以賺錢,雖然一個月一兩千塊錢,但最起碼不受約束。”但實際上,將會有更多的80后、90后,擁抱看似虛擬實則實在的工作方式。
今后,會有更少的人在流水線上生產衣服,但會有更多的人在家中soho設計時裝;今后,更有更少的人在流水線上生產空調冰箱洗衣機,生產線上更多的是機器人,同時,會有更多的人在創業公司里加班加點,他們的目標是萬物互聯,把新一代的格力空調、TCL電視變成一臺臺新的AI設備。不要看今天阿爾法狗高高在上,十年后,則是每一臺設備都將具備阿爾法狗那樣的人工智能水準。請問,這些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呢,還是根本就區分不開呢?
阿爾法狗不過是一個云計算之集大成者,那么云計算到底是虛擬的還是實體的呢?爭論一方馬云的阿里巴巴,用了10年時間不計成本投入研發云計算平臺,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3家云服務商之一,就像用水用電一樣,阿里云把計算能力賦予了大中小企業們,讓中小企業能干大企業的事情,讓大企業能干中小企業的事情,阿里云儼然成了新的實體經濟基礎設施,計算能力的“電網”。
一句話,虛擬經濟,其實并不虛擬。如果你非要說它是虛擬經濟,那我不得不說,人類的將來,虛擬經濟占GDP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制造業的比例不得不縮小,這一過程,和工業革命之后工業和農業的關系一樣一樣的。所謂趨勢,不可阻擋。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程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