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日韩高清在线一区-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亚洲精品色综合av网站,女性私密紧致按摩电影

索尼、三星、LG比拼OLED電視,國產品牌喪失話語權家電

砍柴網 / 界面 / 2017-01-07 14:14
美國時間1月5日,是CES 2017面向公眾開放的第一天。當展館工作人員打開大門時,大批參觀者像潮水般涌入不同區域。以往一樣,三星、索尼和LG,一直是中央館人氣最旺的展臺。...

美國時間1月5日,是CES 2017面向公眾開放的第一天。當展館工作人員打開大門時,大批參觀者像潮水般涌入不同區域。和以往一樣,三星、索尼和LG,一直是中央館人氣最旺的展臺。特別是三星,甚至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而在上述展臺,很多參觀者都會聚焦于這些品牌發布的最新電視產品,并欣賞他們絞盡腦汁想到的各種展示效果。

三星展示了最新推出的三款QLED液晶電視。相比去年的三星QLED TV系列產品,新品在色彩表現上有所提升。三星方面稱,該系列電視可以在QLED呈現的1500-2000nits峰值亮度下,捕捉最細微的細節,同時擁有更寬的顏色可視角度。

但今年三星似乎不愿在展示效果上花更多心思,只是簡單的將電視擺在那里供參觀者觀看,沒有過多的背景修飾。以往擅長以炫酷形象示人的三星,似乎在刻意變得低調一些。

反倒是三星最大的競爭對手LG,通過一排排玻璃幕墻,將其發布的W系列OLED電視之薄演繹的尤為精彩。電視與不到一厘米厚的玻璃墻體緊緊貼合在一起,如果不是仔細觀察,可能都很難發現有電視置于玻璃平面上。

索尼、三星、海信CES2017混戰電視市場:OLED驚艷搶鏡

▲CES2017上LG展示的Signature(璽印)OLED電視(IT之家配圖)

輕薄、自發光、可彎曲正是OLED電視最突出的優勢。但為了保證電視屏幕的輕薄,LG不得不采用了分體電視方案,將音箱獨立于屏幕之外,支持杜比Atmos音效,且兩端的揚聲器可以自動升降。

同樣發布了OLED電視的索尼則選擇了另外一種設計形態。在保證電視屏幕足夠精簡、輕薄的同時,開發出一種用屏幕發聲的“平面聲場”技術(Acoustic Surface)。在機身背部,則搭載了電視專用的音響系統,既可充當電視擴音器,也具備支架功能,使電視保持了一定的傾斜角度。值得一提的是,支架可像折疊筆記本一樣合住,以方便有掛壁需求的消費者。

與索尼、LG對OLED的堅守所不同,赴CES參展的國產品牌電視則是擺出了明顯的對立姿態。

先是TCL發布了XESS領子點期間產品X2、X3系列,海信推出雙色激光電視,并稱將在2019年發布QLED電視。海信的雙色激光電視在現有藍色激光模塊基礎上增加了紅色激光模塊,最直接的顯現效果表現在紅色更鮮,綠色更亮。

緊接著,第一次參加CES展的小米發布了采用無邊框設計的4K小米電視4,有65英寸、55英寸、49英寸共計三個尺寸。其中65英寸版的小米電視4為分體設計。樂視則發布了4款電視新品,包括量子點電視uMax85Q、分體電視U65等。另一家國內老牌電視廠商則展示了2016年底在國內發布的激光電視。

如果再加上同樣展出OLED電視的松下和創維,整個彩電行業似乎呈現出兩派旗幟鮮明的戰隊。一派認為OLED為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即使目前有能力供應大尺寸OLED面板的上游公司僅有LGD一家。另一派在努力向外界證明量子點比OLED具備更突出的優勢,例如成本相對較低、色域范圍更大等等。

對量子點的堅持本身也代表著國產電視廠商可能再一次喪失的話語權。

索尼、三星、海信CES2017混戰電視市場:OLED驚艷搶鏡

▲索尼Bravia A1E OLED電視,LG提供面板(IT之家配圖)

所謂量子點電視,是指應用了量子點技術背光源的電視。量子點的尺寸從2納米到8納米,同一種化學成分會根據不同直徑,發射出從藍色、綠色、黃色、橙色、到紅色不等的光。目前現有的量子點電視仍然是液晶電視的一種,只是背光源有所不同。

還處在實驗室狀態的新一代量子點技術,則是以“電致發光”材料為代表的應用。也就是說,這種材料通上電流可直接發光,液晶顯示設備不再需要背光源和彩色濾光片。這樣一來,量子點也可實現OLED的柔性顯示,甚至是印刷顯示,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對上游廠商的依賴。

缺芯少屏的尷尬狀態,曾在液晶代替CRT電視的過程中,使國產電視廠商受制于人,更多扮演“組裝廠”的角色。如果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屬于OLED,LG以及并未完全放棄OLED面板產線的三星,一定是最大的贏家。

是的,在一些電視從業人士看來,三星縮減對OLED的投資轉而選擇量子點,更多是一種權宜之計。要知道這家公司從未放棄過對小尺寸OLED的投入。

來自臺灣供應鏈的消息稱,iPhone 8將采用OLED屏幕,并選擇三星為蘋果獨家的OLED屏幕的供應商。一旦OLED的成品率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三星很有可能再次轉移陣地,重新擴大OLED業務。

索尼再次選擇發力OLED則更像是出于一種對顯示效果的自我判斷。這家公司和國內很多電視廠商一樣,沒有自有品牌的面板產業,但卻借助對畫質的調教和改進技術,成為為數不多的一線日資電視品牌。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索尼是最早推出OLED的電視廠商,無奈于當時高昂的成本、低成品率以及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情況,不得不選擇暫時放棄。“索尼此次回歸,是希望推動OLED市場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而非概念性產品。”一名索尼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無疑將使OLED和量子點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廠商對于未來電視技術的判定并不十分明晰。

TCL一方面高調宣傳量子點電視,另一方面卻通過旗下的華星光電布局OLED面板產業。據知情人士透露,華星光電G11代項目將分兩期來做,待TFT-LCD量產后將向AMOLED領域擴展,采用的技術或為印刷顯示技術。

而曾對OLED技術提出諸多質疑的海信,其態度也有所轉變。2016年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OLED電視未來五年內不會成為主流,但10年、20年后它如果成為主流,海信也不會拒絕,消費者認為好的我們就會做。”

看起來,2017年CES電視產業所表現出的兩大技術趨勢,多是謎底揭曉前的“不得已而為之”,誰也沒有理由在市場利益面前固執己見。外界所理解的“站隊”,不過是為營銷再增加一些噱頭罷了。

【來源:界面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