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文化債務:或令Uber陰溝翻船的危機業界
3月4日消息,Project Include聯合創始人、天使投資人Susan Wu在國外科技網站Backchannel發表文章,由近期丑聞纏身的打車服務Uber提出文化和多元化債務的概念,稱這種債務危機有可能會讓Uber陰溝里翻船。為了加快公司的發展,創始人往往會推遲處理多元化問題,對其不夠重視。然而,這種問題拖得越久,會變得越難處理,就像越積越多的債務。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過去兩周,Uber遭遇一連串自招的丑聞的打擊。首先,一位女性工程師反映在公司遭到性騷擾;接著,另一名女性工程師匿名反映也曾遭遇性騷擾。最后,Uber工程高級副總裁阿米特·辛格爾(Amit Singhal)在Recode挖出他之前在谷歌供職時曾被投訴性騷擾后宣布辭職。
這一問題并不局限于Uber。周二,特斯拉前工程師控告該公司營造性騷擾文化。2月,一位女性高管起訴備受資本青睞的創業公司Magic Leap,稱該公司貶抑女性,營造敵對的工作環境。
Uber顯然無法很快就撇清這種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不管是通過給慈善組織捐贈巨額資金,再任命一名“足夠多元化的”白人女性董事會成員,又或者是大度地發布多元化報告。不管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公司全體會議上如何懺悔,如何信誓旦旦要痛改前非,這些問題都不會輕易得到解決。
多元化債務
就讓Uber最近的丑聞成為所有其它科技公司CEO的一個教訓吧:要是累積了大量的多元化債務,即便融資再多,你可能也無力償還。
我們都知道財務債務的概念。你向銀行借貸需要支付利息,你得償還本金和利息。如果無力償還,你就得申請破產。
科技創業領域一向以發展快速靈活而著稱,但為了實現快速增長,往往積累上一身各式各樣的債務。我們都懂得嚴肅對待技術債務?,F在,我們是時候也正視多元化債務的成本了。鑒于Uber內部糟糕的文化,它也頻頻爆出丑聞,Uber如今可謂背負龐大的多元化的債務——一項不進行文化改造就無法償還的債務。
看到你身背如此多的多元化債務,你長期的忠誠顧客可能會不再相信你的商譽,轉而紛紛加入數十萬刪除Uber的人的行列。
看到你身背如此多的多元化債務,你的投資者可能會倒戈相向,站出來公開譴責你。
我們需要針對公司文化和多元化的Chapter 11破產法規。Uber需要申請多元化破產。
多元化債務因何而起?
企業是怎么招致多元化債務的呢?舉例來說,幾位聯合創始人存在認知偏差,公司面臨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產品市場定位的存亡時刻,要進行種子輪融資,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將事情搞定”。
接著,這些往往不被覺察的認知偏差會在成千上萬個有關人才招聘、產品、運營、薪資待遇、溝通等問題的個人決策中不斷放大。如果聯合創始人們不將包容性和多元化理念整合到他們最初的決策過程列為優先事項,那他們從公司誕生那一刻起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會讓他們的債務惡化,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難以解決。拖得時間足夠久,這些問題就會變得幾乎無法解決。
跟財務債務和技術債務一樣,多元化債務也是一種權衡取舍,有時候會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債務可用來實現杠桿效應,對于行動快速的創業公司尤其如此:現在就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東西,欠下的日后再還。如果資金流轉快速的話,企業能夠應付一定數量的財務債務;如果能夠加快產品推出,那企業也應該能夠應付一定數量的技術債務。
創業公司陷入多元化債務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一開始就犯錯:當它們招聘決定前十個雇員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創業公司都信奉速度至上:認為從原有的朋友圈招募人才要比辛辛苦苦地招募有著不同種族、性別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才高效得多。(招聘最容易找到的人往往都意味著招聘像你這樣的人。例如,在種族方面,根據民調機構PRRI的調查,白人的社交圈白人平均占比達到91%,75%的白人只認識白人。)
創業公司創始人一般都會抱怨稱,他們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解決多元化問題。公司發展初期進行這一折中似乎合情合理——畢竟,你并不確定自己的公司是否會找到合適的產品市場定位,更不用說是否能夠到達爭取規模不小的A輪融資的發展階段了。但這些問題會越積越多。你或直接或間接地向你的團隊傳達出你的核心價值觀不重視多元化和包容性。你招攬的前10個員工將會讓這些價值觀維持下去,到他們去招聘的時候,他們招到的人很有可能也跟他們一樣。
舉個常見的例子。給一個由5名男性工程師組成的團隊招聘第一位女性工程師成員,并不容易。你很容易會找理由去延遲這項工作,繼續積累你的多元化債務,你會想,等到產品出貨了,等到你找到了合適的產品市場定位,等到你順利獲得了A輪融資了,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那件事情。然而,等到你“有更多的時間”時,你的工程團隊已經擴張到7人、10人甚至15人。這時候招聘首位女性工程師就難上加難了,即便你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去解決該問題。
一旦你開始將同質化的雇傭慣例視作債務——限制你實現可給公司帶來更大上升空間的員工多元化和創意多元化的債務——那你在多元化債務上就會多得多的選擇余地。
谷歌的教訓
文化債務和多元化債務的問題在于,它們所產生的利息呈現復利增長。
在拒絕相關要求多年后,谷歌在2014年終于發布了它的第一份多元化報告。在種族方面,情況尤其慘淡:谷歌只有3%的員工是西班牙裔,2%是黑人。谷歌2015年的多元化報告也沒有什么變化:3%的員工為西班牙裔,只有2%為黑人。
在認識到多元化情況毫無改善之后,谷歌迅速采取行動——該公司宣布將投資1.5億美元展開數十個項目,旨在擴大招聘范圍,改善公司對屬于少數群體的員工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等等。2016年6月,它的新多元化報告出爐:西班牙裔員工仍僅占3%,黑人員工仍僅占2%。
谷歌為什么沒能改善這些數據呢?肯定不是因為缺少資源去解決問題,也不是因為公司內部缺乏對多元化的承諾。幾乎每一家科技公司都陷入多元化債務,在解決多元化問題之前,你的公司規模發展得越大,所積累的債務也越多。谷歌將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它的多元化債務支付利息,而后才能開始減少本金欠款。
Uber、谷歌、特斯拉和Magic Leap只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的幾個備受矚目的例子,該問題不會不治而愈。我們必須要開始解決現有的多元化債務——教育創業公司如何防止它的發生——因為它現在已經在制約科技行業的影響力和發展。
陷入多元化債務應該是一個選擇,而不是默認選項。
多元化破產
Uber是公司深陷多元化債務的一個案例。
Uber推遲解決它的主要問題——公司報酬、晉升和獎勵系統所基于的價值觀和激勵措施——拖了很長時間,以至于現在別無選擇,只能夠宣布多元化破產。
Uber形成已久的無禮和非人性化文化并不局限于一類職員。該公司上下有多類員工,從高管到管理層,再到工程師和司機,都認為騷擾、貶低和攻擊女性是可接受的行為——不管是對女性同事還是對顧客。這說明Uber的文化問題已經根深蒂固。所積累的問題標志著Uber幾乎所有的運營部門都出現系統性奔潰,包括人力資源、人才招聘、工程、司機運營、安全與信任以及營銷推廣部門。
正如貼個創可貼并不能醫治手指的系統性感染一樣,時至今日如果不采取激進的行動,Uber就無法復原。
要是Uber早在2012年剛開始收到性騷擾報告的時候,或者2013年因為發表性別歧視和可恥的帖子第一次引起業界強烈抗議的時候,就解決了自身的核心問題,那它今時今日可能會處在全然不同的境地。
第一次出現被司機性騷擾的投訴時,要是Uber馬上推出全面的乘客安全項目,實施司機背景調查,放出對任何違反道德的行為零容忍的信號,它也許還有希望在2020年實現女性司機達到100萬人的目標。要是該公司成功招攬如此多的女性員工,女性在公司內部的聲音就無法被忽視,這會促使Uber在比2017年要早得多的時間點重新評估其部分有關性騷擾和性別歧視的文化規范。要是它在這些問題2012年剛冒出時就認真對待,那它現在的處境肯定會不一樣。
2012年,Uber有100名全職員工?,F在,它有超過6700名員工,不包括所有的司機。也就是說,超過6600名員工在一種破裂的文化中接受培訓、激勵和獎勵,破壞性的文化規范在公司上上下下內化,不斷被強化。
Uber能做些什么呢?
那么,Uber現在能做些什么呢?有時候,面對系統性感染,你得忍痛斷臂求生。
如果Uber想要開始償還它的多元化債務,它需要開始進行內部清理,展開整頓公司文化的繁重工作。與文化和多元化相關的問題通常都是CEO的責任。對于稱曾被上司性騷擾的前軟件工程師蘇珊·福勒(Susan Fowler)的案件,Uber可能傾向于讓HR、公關甚至是與案件有關的經理做代罪羔羊,但上梁不正下梁歪。
Uber必須要解雇所有有份造成為了業績增長縱容性騷擾行為的文化的人,包括員工、經理和高管。這包括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和董事會成員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兩人令這種不良文化一直持續下去。只拿出一兩個像高管阿米特·辛格爾(Amit Singhal)這樣的祭品是不夠的。
下一步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尋求外部幫助。Uber必須要聘請外部的獨立專家來調查和提供安全的渠道來有建設性地解決它目前的問題。Uber必須要承認,為了顯著改善自身的文化,其當前的高層大部分都得收拾包袱走人。Uber需要表現出為公司最被忽視的少數員工提供安全且有包容性的環境的決心,表現出對實施任何違反道德行為零容忍政策的決心。它必須要將員工安全和乘客安全方面的計劃放在第一位,它必須要讓其數百萬的顧客和股東知道它在乎大家的權益。
科技行業普遍表達了對Uber的強烈不滿,這種團結一致并不多見——不僅僅是因為Uber無情對待我們的朋友和同事,還因為我們多少也意識到自己可能也處在危險當中。Uber的問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自己不斷增加的無形債務呢?
如果你是創業公司的CEO,你可能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同于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你可能也做了一些類似的選擇,可能也在積累類似的債務。如果你是VC,你可能會想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公司,想想它是否存在多元化和包容性問題。
Uber是所有私有科技獨角獸公司中體量最龐大的那一個——如果一個行業的領頭羊如此肆無忌憚,那它就不算是非常健康的行業。讓我們將我們對Uber的一點怒火轉移到我們的行業和我們自己的機構組織上吧,以免我們也變成Uber那樣。
【來源:網易科技 作者:樂邦】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