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之后,騰訊為何也進行了高層調整?業界
今年以來,百度一直在調整,高層變動不斷。今天,中國另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騰訊也宣布了一項人士變動: 劉勝義不再擔任OMG(網絡媒體事業部)總裁,而是出任騰訊廣告主席、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由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兼任OMG總裁。
2012年網絡媒體事業部剛成立時,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就開始負責這一團隊。如今出任他職,也是出于廣告和媒體業務兩方面的考量。
廣告業務增速明顯
此次調整,根據騰訊的公開郵件,是由于互聯網廣告已成為騰訊的戰略級業務,需要統一管理。郵件指出,劉勝義在擔任網絡媒體事業群總裁期間,廣告收入從2006年的2.7億快速增長到了270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騰訊不久前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45%,達到82.88 億元。但是,其中增長較快的是效果廣告,這部分廣告來自于微信朋友圈、我們的移動端新聞應用及微信公眾賬號,廣告收入增長77%,達到51.68 億元。
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增長則不及前者,增長11%,達到31.20 億元。這部分廣告收入主要以網絡事業部旗下、移動端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廣告收入為主。
和網絡游戲與社交網絡的服務收入比起來,廣告收入目前較少,但增長迅猛,讓劉勝義出任騰訊廣告主席,或對該業務有所幫助。
根據騰訊2016年財報,騰訊的廣告收入達到268.7億元,增長54%,占總收入的18%,是繼網絡游戲與社交網絡的服務收入(1078億元)后第二大收入來源。
網絡媒體事業群期待變革
讓任宇昕兼任網絡媒體事業群總裁,郵件中指出的原因為了“打通視頻平臺與游戲、影視、文學、動漫等內容的聯動,更好地實現騰訊的泛娛樂戰略。”
目前網絡媒體事業部的部分影視業務和互動娛樂事業群部分業務重合,甚至雙方分別成立了企鵝影業和騰訊影業兩家影業公司。
依靠游戲,后者一直在賺錢,而前者旗下視頻卻是個燒錢的業務。在解讀財報時,總裁兼執行董事劉熾平表示,從中期來看,視頻認為虧損還會擴大,因為市場上的內容成本增長速度超過了營收增長速度。
所以此次讓負責管理互動娛樂事業群的任宇昕來管理網絡媒體事業部,其成功經驗或對網絡媒體事業部有所助益,同時也便于任宇昕統領騰訊泛娛樂的發展。
網絡媒體事業部旗下的新聞業務,由于有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兩大流量產品,優勢依然明顯,但也受到來自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等app的競爭。
尤其在短視頻這一重要戰場,微視的死亡暴露出騰訊的失敗,所以在這一方面騰訊也花了很大力氣,包括不久前啟動“芒種計劃”——拿出10億現金補貼給原創和短視頻內容創業者,以及以3.5億美元投資快手,試圖在這一戰場重振旗鼓。
騰訊的移動互聯網轉型之路
近年來,騰訊屢次進行戰略調整,制定了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策略。也有部分曾被提上戰略高度的業務死亡,被“無情”撤銷。
2012年5月,騰訊做出了一次重大調整。騰訊被重新組合為六大業務線: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和新增加的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并成立了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
這次調整的一個結果是,確立了微信成為和無線QQ分庭抗禮的產品平臺,甚至提升到與之相同的地位。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騰訊內部一位高管將此次調整解讀為“強化平臺性業務、以微信為核心、加重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地位”。
此后,騰訊一直沿著移動互聯網戰略不斷調整。
2013年1月,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進行架構調整:手機QQ和超級QQ業務調至社交網絡事業群,手機游戲對外合作部門調至互動娛樂事業群。MIG則聚焦于平臺型業務,核心產品包括手機瀏覽器、手機管家、手機街景地圖等。
移動互聯網事業群交由騰訊COO任宇昕管理(此時他已管理了IEG、SNG、MIG三個事業部)。他表示,騰訊要求“全公司所有部門都投身到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所以才會有一些應用層的業務從移動互聯網事業群調整到其它事業群”
到了2014年,重大調整轉到了網絡媒體事業群。騰訊微博事業部被撤銷,與新聞團隊整合。根據其“布局媒體全產業鏈”戰略,視頻的地位被提高,微視的產品運營團隊則升級為微視產品部。但微視部門命運多舛,僅在半年后就被并入騰訊視頻部門,被視為騰訊對該產品的放棄。近日,微信被宣布正式關閉時,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這款產品。
在微信移動互聯網道路上走得最順風順水的微信,則在2014年5月成了為一個單獨事業群,由張小龍擔任微信事業群總裁(在騰訊2016年財報中,微信8.89億的月活躍用戶數首次超過手機QQ的8.69億)。
至此,騰訊內部有了7個事業群。于2012年成立但并不成功的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則被撤銷,將O2O業務全部并入微信事業群。微信扛起了從線上的支付到社交到線下服務的一面大旗。
如今,騰訊又對網絡媒體事業群進行調整。騰訊視頻需要在視頻行業整體燒錢的情況下,協同騰訊互娛發展泛娛樂業務;新聞客戶端要通過自媒體、算法優化等方式抵御其他內容平臺的競爭,并逐漸發展起曾被騰訊無奈放棄的短視頻業務,在內容分發上更好地利用起微信平臺
來源:鳳凰科技/王玄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