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殺手級應用在社交,距離爆發還差一個低潮業界
“虛擬現實元年”專場
3月23日,在博鰲亞洲論壇的的“虛擬現實元年”專場中,HTC董事長王雪紅表示,虛擬現實(AR)行業將會成為一個超過萬億美元的大市場。
2016年被視為是VR元年,在這一年中圍繞著VR也發生了幾件大事。在Oculus和HTC Vive相繼問世后,谷歌發布的VR平臺定義了VR行業中硬件標準Daydream Ready、APP規范、頭盔和手柄參考設計三大標準。十月份索尼PSVR一經發布,首發量超數十萬臺。天后王菲演唱會的VR直播,吸引了將近十萬人付費觀看,對中國VR概念的普及和落地起到了推動作用。
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認為,與其說2016年是VR元年,不如說是VR大眾消費的元年。在上個世紀60年代,VR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在一些行業應用上如軍事等領域等,VR應用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曾出現過一次虛擬現實的小高潮,但是由于技術上的種種缺陷,這個高潮很快就冷靜下來。
在虛擬現實公司Oculus被Facebook收購之后,隨著VR設備的性能進一步提高、價格逐步降低,VR在大眾消費領域才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趙沁平認為,在VR產業的發展道路上,其產業上游依然有兩個瓶頸。第一,是內容制作生產率低。只有當VR內容的生產速度比得上現在的電影電視劇的生產速度時,VR才能滿足大眾需求。第二,人才瓶頸是難題。國內缺乏VR方面的研究人才、設計人才和產業化人才。趙沁平總結道,2016年VR產業在上半年投資熱的情況下,下半年迅速變冷,主要就是由于這兩個瓶頸的限制。
他更進一步提出,VR一定是未來趨勢,VR設備的便攜性、舒適性、跟蹤定位、內容制作等方面都會得到長足發展。VR在醫療、教育、裝備制造、研發、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應用,其需求都是剛性的。這會對這些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目前看來,如果技術跟不上,VR在大眾消費領域還會有一個低潮期,但在行業上的應用會越來越多。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說,總體上,VR產業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還不在中國手里,而是在發達國家手里。未來VR技術在一些垂直領域,包括電子商務、房地產銷售、以及一些教育科學部門發展更快。
為什么現在VR行業中真正的殺手級應用還沒有出來呢?Epic公司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Tim Sweeney表示,VR是全新的不同的平臺,很多開發商要經過幾年的調試,了解其優勢所在,然后才能開發更多的內容。
Sweeney認為,VR最令人興奮的未來,并不僅僅在于娛樂方面,而是可以讓用戶從孤獨的場景轉移到社交環境當中。未來將會有設備可以掃描面部信息、捕捉身體動作,然后將個人形象放在平臺上共享。在不同環境中的多個人,就可以通過VR現身于同一個虛擬環境中。盡管在物理層面這些人距離遙遠,但是社交層面,他們相互之間可看可聽,近在咫尺。
因此Sweeney認為,未來VR行業殺手級的應用,應該是三四年后出現的社交應用。
來源:鳳凰科技訊/馬曉寧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