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360為何放棄借殼而選擇排隊IPO?業界
360在去年完成私有化后,關于360將以何種方式回歸A股引發業界高度關注,隨后市場盛傳360將借殼上市,由此引發各種猜殼游戲。
不過,隨著3月27日的一紙公告,360上市輔導券商正式浮出水面,這意味著360將放棄借殼計劃,選擇排隊IPO上市這種傳統方式。
華泰聯合成IPO券商,粉碎360借殼傳聞
3月27日,天津證監局官網披露了“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輔導公告”。
該公告顯示,華泰聯合于3月23日與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輔導協議,后者的實際控制人為周鴻祎,私有化后的控股股東是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天津濱海高新區。
這也意味著,360正式決定通過IPO打通A股之路,而關于360要借殼回歸的傳聞終于“破產”。
實際上,本次輔導360上市的華泰聯合去年就被爆出,相關傳聞稱其此前一直和360進行上市方面的合作,而此次官網的公告終于讓此傳聞得到了證實。
360完成股份制改造,多家A股公司成為股東
據公開資料顯示,不久前,奇虎360的主體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股東名稱已由“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注冊資本從5617.66萬元增至20億元;股東42名,于今年2月28日完成繳款。
360公司私有化時市值即達93億美元,資料顯示,一共有42個股東參與私有化,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比如中信國安、電廣傳媒、中南文化、愛爾眼科等等。
放棄借殼選擇排隊IPO,為何360這么做?
在官方公告發布之后,外界最為感興趣的就是,360為何放棄此前市場盛傳的借殼上市而選擇排隊IPO?在我看來,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私有化造成的巨額債務讓360借殼上市面臨更大負債壓力,此外借殼新規也對360借殼計劃有影響。
實際上,為了360體量巨大的私有化,周鴻祎從以招行為首的銀行財團借了30億美金,折合200億人民幣。為此周鴻祎甚至把360股權和360大樓都進行了抵押。周鴻祎此前還自嘲,“現在我是中國最大的債務人,是最大的‘負翁’。”
身背200億負債,這或許是周鴻祎不愿再在A股選擇借殼上市的原因之一。
此外,根據借殼新規的調整,那些私有化股東的鎖定期從1年延長至2年。這就意味著,不僅是周鴻祎,即使是對于私有化的股東而言,若選擇借殼,他們不僅要讓利百億元(殼費),還得接受增發股份造成的權益損失,外加鎖定期延長增加了不確定性,顯然,私有化的股東們也不愿意選擇借殼。
第二,在當前環境下,360選擇IPO還是有一些自身特定的優勢。
都有哪些優勢呢?首先是360業績穩健。360搜索是中國增長最快的搜索引擎,PC市場滲透率超過60%,每日搜索請求超過7億次,活躍用戶超過4億。
艾瑞咨詢2017年2月全行業網站月度覆蓋人數數據顯示,在國內主要互聯網流量入口中,360搜索僅次于百度和騰訊,名列第三,在環比增速方面,360搜索仍保持6.3%的高速增長幅度。這些數據都讓投資機構和市場對360的IPO抱有長期投資信心。
但對于360選擇IPO,有不少人仍想不明白:在目前等著IPO的排隊企業有800多家的情況下,360選擇IPO要等到猴年馬月?
大家別忘了關鍵的一點,360回歸A股本身就是事關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是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的!
對于360的回歸,周鴻祎多次解釋說, 360的核心業務是網絡安全,而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家一個很明確的期望,而360變成中國的內資公司,也能保持未來在國內的網絡安全地位。
這點實際上已經得到了印證。作為擁有近100億美金市值的奇虎360來說,其私有化的過程僅耗時1年,就如周鴻祎所說,國家各級部門的支持不可或缺。
說白了,360私有化其實是國家戰略行為的體現,因此在排隊IPO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為其提供快車道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無論如何,業界已經形成廣泛共識,那就是360登陸A股后有望實現估值大漲。多位投行人士此前曾表示,360輕松獲得數千億以上的市值將會是大概率事件。對此,中金公司曾在相關報告中分析,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按預測市盈率,其市值可高達3800億元人民幣,市值較之完成私有化的93億美元有望擴大6至7倍,這將是一個令國家、360和投資者三方都希望看到的滿意結果。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