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聽話還要會交流 未來家電發展以語音為尊?家電
隨著家電產品向智能化轉變的腳步逐漸增快,人工智能、語音在家電領域的運用早已經落到千家萬戶并不斷完善,可以用語音控制的冰箱、電視、空調等產品層出不窮。據國家工信部相關數據表明,2017年全球智能語音產業規模將達112.4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5.1%。業內人士認為,智能語音產業將在今年正式邁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而語音控制也將成為家電產品無不例外的標準配置。
為什么以后的家電都要“會說話”?
人類歷史的延續一直與“雙手”的解放密切相關,更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懶”,科學技術方有不斷更新超越前者的可能。家電問世的初衷各自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評論認為家電除了大大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之外,還解放了人們的雙手。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的誕生讓人們在生活中有了更多可以自我掌控的時間,不必被一復一日的家務占據。
近些年,家電圈刮起了一陣“智能化”熱潮。在智能手機、電腦、平板已經深入生活并成為人類日常活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下,產品的技術準備逐漸完善、長時間以智能電子設備為代表向用戶進行的概念普及都使得家電智能語音化的最初地基更加堅實,家電產品的智能化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扭轉的大趨勢。其中,能夠進一步解放人們雙手,不必再為遙控器所困擾的語音功能更是被業界普遍看好。
目前,“可以通過WiFi連接”是“智能家電”的一個主要特征,但也有的觀點認為,僅僅實現家電與移動設備在網絡層面上的相同實際上并不能被稱作為真正的智能。他們稱,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的家電產品在實用性上遠遠勝過需要連接WiFi才可實現智能的流派,“老人、小孩等對新興移動設備不熟悉的群體,要為了使用此類家電重新學習設備的操作,不僅沒有提升他們的使用感反而還帶去了不便”。
在此基礎上,僅僅通過口述指令,無需遙控器便可對家電實現控制,甚至對于一些模糊的口令,例如“太熱”、“太冷”等都可以給出反映,這對于一些特定人群而言無疑更加便利。
從“控制”轉變到“聊天”還有多遠?
早起的蘋果語音助手Siri被很多用戶認為非常“雞肋”,不僅經常聽錯指令,撥錯電話發錯短信,功能還非常單一。然而,現在的Siri功能已經更加完善,不僅識別命令的準確度有所提高,用戶還可以憑借一句簡單的口令“嘿Siri”就可以實現遠程喚醒。甚至一些需要機器本身進行“思考”后才能給出答案的提問,一些智能語音助手也可以回答。
但是,語音控制相比用遙控控制仍舊存在著需要打破的局限性。首先就是發出命令時的音量與距離問題,要隔多遠、用多大說話音量才能保障機器聽得到用戶的指令;雖然相比室外,家庭中的噪音已經相對較小,但是電視播放節目時的聲音是否會被當做是用戶指令、背景音要維持在何種范圍才不會對家電的識別造成影響;家電本身對于命令的識別能力到底可以完善到何種程度,除了模糊指令、有方言口音的指令外,如果發出需要機器進行邏輯思考后方可得出結果的命令,例如:根據現在室外35度的氣溫調整設定溫度,此類需求是否又能夠被滿足?
“語音控制功能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實現用戶與機器之間的交互。”一位業內人士這么向家電網表示。“而未來具備主動學習能力的家電可以逐漸滿足人們的需要。”
作者:HEA.CN 來源:家電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