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進入低迷期,布局中高端或能“脫困”家電
盡管2017年第一季度彩電新品發布季,可能是算得上有史以來最熱鬧的發布季。懟友商、撕技術、彪高價、談概念等關鍵詞不斷充斥著第一季度各彩電新品發布活動當中。有的廠商甚至在Q1做了兩場新品發布,以便能夠給行業提高更深的印象,占據市場有利地位。
但是各路彩電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就能帶來回報嗎?答案是不盡然。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最新報告顯示,本年度第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行情不融合樂觀,Q1彩電出貨量僅為1169萬臺,同比下降14%,開門第一季沒有“開門大吉”。
對于一季度國內市場低迷的原因,群智咨詢表示,受去年四季度的高增長和高庫存、整機成本高企、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原材料等價格上升,影響電視廠商銷售和利潤水平,導致品牌廠出現“有心無力”的現象。
具體到各個品牌陣營層面,國產六大主流彩電廠商海信、TCL、創維、長虹、康佳、海爾依然是第一季的大頭,占據7成的市場份額,具體出貨量大約在816萬臺,但同比去年下降25%,下滑嚴重。
而去年彩電新勢力當中互聯網電視陣營在第一季度因為整體基礎低情況,同比增長36%,其中樂視出貨量同比增長15%,不過整體出貨量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出現明顯降幅。
外資品牌出貨量出現30%的同比增長,主要受益于夏普、飛利浦品牌,其他品牌規模也出現萎縮。其中,被鴻海集團收購后,夏普重新發力,尤其是一季度,出貨量出現200%的同比增長。
同時第一家數據咨詢公司中怡康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1138萬臺,降幅達到13.5%;零售額366億元,同比下降7.3%;均價32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但中怡康認為今年彩電市場的環境嚴峻,保守估計市場會有小幅度的下降,全年的銷售5049萬臺,同比下降3.0%。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彩電形勢不樂觀已注定,彩電企業如何在形式不好態勢下前行這將尤為關鍵。,目前我國電視行業正在回歸理性,當下彩電產品的技術多元化、超高清化、大尺寸化總體反映出產品結構已向中高端化轉型。彩電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常規的價格戰容易導致產品高度同質化,彩電的高端化或許會成為突破彩電行業低迷的方向,為品牌之間的競爭注入一股新的源泉
群智咨詢表示,如何布局更有競爭力的中高端產品,以及如何通過降成本的方法布局低端產品來穩住市場,成為2017年電視廠商制勝的關鍵。
來源:視聽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