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具有“人腦”思維,機器視覺成為人工智能重大突破方向業界
觸景無限CEO 肖洪波
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曾經預言:到2020年我們可以通過逆向工程制造人腦,到2045年人工智能會掌管全球科技的發展。如今隨著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在歷經60年的起伏之后已經在全球范圍形成新一輪的搶位發展態勢。同時伴隨著視覺卡嵌入式技術的出現和普及,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開始具備人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擁有感知能力的機器已經成為推動世界進步和經濟繁榮的重要角色。
就在在近日舉辦的“看見未來-讓機器看懂世界”AI高峰論壇,人工智能視覺領域的領軍企業觸景無限發布了新一代視覺卡產品(Vision Card)——嵌入式智能視覺感知軟硬件系統。不同于一代產品,新一代的視覺卡(Vision Card),以雙目立體視覺技術為主基于Intel-Movidius公司芯片研發,不僅體積縮小到僅僅1元硬幣大小,而且處理速度高達20FPS,抗環境干擾(環境光照10-10000流明),并且能夠靈活的多方向運動,圖像全局快門不變形,避障范圍達到0.8-15米,并且不受到光照、復雜背景環境等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基于這樣的優勢,新一代的視覺卡將更加適用于無人機、智能玩偶,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更加寬泛的領域。
視覺卡V203產品圖(珍珠白)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視覺卡的發布,一個對于構建AI生態環境有著里程碑意義的計劃——點睛計劃也在觸景無限和Intel的聯合推動下誕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讓機器和人類一樣有著感知世界的能力,已成為大勢所趨。點睛計劃鏈接了世界頂尖芯片企業,賦予了傳統企業產品感知世界的能力,是在智能AI生態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觸景無限CEO肖洪波表示:“此次的點睛計劃正是本著’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樣的愿景,觸景無限攜手有著深度合作的Intel,幫助點睛計劃中的企業解決目前最困難的Algorithm(算法)和Chip(芯片)兩大難題,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產品,提供可訂制化的版本,為產品開發商提供一個中間平臺,簡單到只需要企業提出需求,就能通過視覺卡把智能感知的功能嵌入到產品上,通過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賦予各個行業智能感知的能力。”
視覺卡不僅僅是點睛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未來還可用于智能家居設備,“當家中的空調有了感知之后,就能判斷主人所在的方位,自動調整吹風方向,還能辨別主人是否在睡眠狀態,自動開啟靜音模式。”肖洪波這樣解釋視覺卡未來的應用,在大方向上,視覺卡還可用于工業巡檢或倉儲機器人,規劃巡檢路線,實時跟蹤定位、自動避障等。
相比國外機器視覺行業發展,我國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集中度也不是很高。近幾年隨著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技術的提升,國內很多經銷商開始自主開發產品,但在行業分布、渠道分銷以及成熟的自動化產品方面跟國外還有一定差距。
觸景無限同樣也不是最早就發力機器視覺行業的公司,而是國內最早的AR公司,從前幾年AR爆發到現在稍顯暗淡,觸景無限也由最初的AR瀏覽器產品轉而發力人工智能視覺領域,之說以有這一轉變,肖洪波表示:
“從2011年開始,我們是國內最早做AR的公司,我們也嘗試過很多的領域,并沒有看到特別好的落地的點。我們公司從最早的時候,切入的就是傳感器的市場,希望通過這些傳感器的集成幫助人擴展感官感知,這也是AR里面最核心的東西,現在依然是我們做的市場,只是說,可能有其他的市場也需要這個感知能力,比如機器人、無人機、安防,那些市場的潛力可能更大。對于公司來講,你首先要能存活,可能(就)要做最大的市場,但是AR的未來,我相信還是非常有前景的。”
其實人工智能也已經很多年了,從最初的數據挖掘、數據處理,通過結構化的數據和后端服務器的運營去改善信息技術,為企業決策提供支持系統,都屬于人工智能的范疇。而此次人工智能的爆發,是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技術快速發展,計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很多東西可以實現,并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也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其中基于機器視覺的人工智能技術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工業4.0。工業4.0離不開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離不開機器視覺。機器視覺是實現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手段,相當于人類視覺在機器上的延伸。機器視覺具有高度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和適應較差環境等優點,將在我國工業自動化的實現過程中產生重要作用。
這就使得傳統工業制造企業在視覺圖像技術方面需要構建四大能力:
第一,智能識別。海量信息快速收斂,從大量信息中找到關鍵特征,準確度和可靠度是關鍵。
第二,智能測量。測量是工業的基礎,要求精準度。
第三,智能檢測。在測量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判斷多信息多指標,關鍵是基于復雜邏輯的智能化判斷。
第四,智能互聯。圖像的海量數據在多節點采集互聯,同時將人員、設備、生產物資、環境、工藝等數據互聯,衍生出深度學習、智能優化、智能預測等創新能力。
盡管技術在快速發展,但在移動設備上實現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計算的應用普及,效果并不樂觀。
在肖洪波看來,之前大家在深度學習技術更多關注的是服務器端,前端這塊相對來講比較空白。尤其在設備嵌入方面,目前還沒有看到特別多的應用,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終端廠商和芯片廠商中間有一個gap,另外有的時候也找不到對自己合適的算法,所以需要觸景無限這樣的企業幫助他們做這樣的解決方案。
作為“點睛計劃”的重要能力,即賦予各個行業智能感知的能力去幫助傳統企業轉型,肖洪波表示:
“我們希望能夠在產品的核心能力上去進行人工智能的創新,就是說,以前大家做智能硬件,通過做APP控制、藍牙連接就是智能產品。但是像蘋果公司發布的音箱設備,它能夠讓自己聽到并判斷周圍的環境,通過環境的反饋調整它發聲的機制,讓你感覺到身臨其境在聽音樂會,這和傳統的音像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把人工智能用到了它的核心能力發聲上面,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我們希望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來做的事情,能夠在你的核心能力上,通過感知能力幫你實現技術產品的升級和創新。從行業選擇來看,已經在機器人、AR/VR、家電、軍事、安防這五個行業進行布局。”
在人工智能生態中,觸景無限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視覺感知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各行業提供嵌入式智能視覺感知軟硬件系統——視覺卡(Vision Card),而這款能夠將“感”和“知”相融合的產品既是AI生態中的“眼睛”。
據了解,2016年觸景無限已經發布過一代基于英偉達Tegra K1芯片的視覺卡。事實上,觸景無限正是在上游與英特爾、英偉達以及FGA這樣的芯片廠商及基礎元器件廠商合作,融合機器算法、驅動、傳感器等打造出“體積小、能耗低、性能高、實用性強”的智能模組化產品,然后面向下游廠商輸出,為其提供高效、專業、低成本的前端解決方案,將視覺感知能力賦予傳統企業的軟硬件產品。
當前,機器視覺正走出數據中心,應用于各類用途,從無人機的自動駕駛到食品整理,到處可見它的身影。計算機視覺在生物科學和機器人領域也擁有巨大的潛力。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讓機器和人類一樣有著感知世界的能力,已成為大勢所趨。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