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圈為何流行“傳言-否定-坐實”的傳播套路?營銷
這些年的互聯網中,很多消息都是事后證明是真的,但在當時卻被多方否認,包括有著名的兩家公司合并,當事方都曾經矢口否認,可不久之后卻宣布合并。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兩方面原因。
就公司內部而言,一般面對媒體的都是公關部門,可有些大事的討論并不會通知公關部門,甚至都不會讓企業的高管團隊知曉,有些只是在最高層創始人或投資人之間秘密進行,一旦這樣的消息傳遞出來,企業的公關部門知曉的時間甚至比社會媒體還要晚,以至于有時候,企業而公關部門也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公關部門面對有些媒體的采訪,會措手不及,在沒有得到明確消息和授權的時候,只能以否認來搪塞,這也是最安全的方式。當然,“否認”的用詞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不會堅定的否認,而是使用語言技巧,留有相當的余地。
就公司外部而言,現在的互聯網傳播效率實在是高,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社會上流傳,加上很多朝陽區群眾的自發偷拍,還有專業的自媒體的“分析爆料”,基本上很少有保密程度做到極致的事情,以至于很多互聯網方面的消息都是通過非官方的渠道首先滲透,還可能影響到正常的項目計劃,這個時候,否認也就成為了最好的掩蓋的方法,而且是要堅定的否認。只是,這種否認一般不會來自企業最高負責人,在涉及企業誠信的問題上只能丟卒保車。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事情本來是沒有的,正是因為坊間流傳,越來越像真的,以至于當事人都認為應該如此,直接促成了這樣的事情的發生。也可能,事件的一部分是某些力量策劃好的,通過輿論來促成這件事的達成。在這種時候,開始的否認是真的,最后的結果也是真的,只是時間的先后不同而已。
不管怎樣,誠信都應該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在企業對外口徑上,可以做到“真話不全說,假話不能說”,一些已經是事實的事情還是實話實話,或者暫時不表態,讓“謠言”飛一會。否則,就是在消費公關的信用,也是在消費企業的信用。從長期來說,對企業是一種傷害。
來源:北國騎士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