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片要是能像它們的營銷一樣精彩,觀眾也算值回票價了營銷
最近又雙叒叕有一部電影跟觀眾打苦情牌了。
7月24日晚,上映5天的青春片《閃光少女》官微發布了一張“下跪致歉”的主題海報,7位宣發人員齊刷刷跪成一排,并舉著“排片我要的”,“預告片我剪的”,“海報我做的”等標識,呼吁觀眾:不要因為片名和海報錯過一部好電影,排片還剩6%,再不看就真的錯過了……
可能很多朋友聽都沒聽說過這個片子,《閃光少女》的題材是二次元混搭傳統民樂,宣發做得難以入目,演員也沒有哪個流量擔當,但憑借滿是包袱的劇本和一股中二的熱血氣息,在網上也收獲了不少“自來水”的力挺。
常年混跡于2.5次元的小編上周末也去看了,承認片子在敘事邏輯上有硬傷,但看得開心,私心倒是很喜歡的。
電影目前票房逼近4千萬,豆瓣評分7.3,對于小制作的國產片而言應該還算是個不錯的成績。前有一波觀眾豎的好口碑不說,后面還有一些影視大號給了很高的評價,甚至稱其為今年暑假檔的黑馬。
按理說這個走勢是不愁啥的,但集體下跪的海報一出,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回應。
偏愛這部電影的網友認為這是一次“聰明的補救”,因為宣發團隊確實給票房拖了后腿:是該道歉,海報做得不知所云,票房這么慘真是對不起影片那么高的質量!
畢竟,《閃光少女》的所有海報畫風都很獵奇——
而更多的網友對下跪的舉動十分反感,覺得這是在搞道德綁架:好電影當然會有觀眾的支持,為什么要搞下跪這一套?而且一部電影是不是“好電影”,怎么也不應該讓片方自己來說啊。
還處于觀望狀態的路人感覺膈應,本來想看的心都被糟踐沒了——
看過電影的觀眾也非常生氣,可能正是因為喜歡,所以愛之深責之切:明明電影倡導的就是“民樂不輸給西洋樂、同為音樂不分高低”,怎么宣發的時候要反著來?說好的年輕氣盛,意氣風發呢?
除了下跪沒別的宣傳方式嗎?也不是啊。
像上一位網友說的,電影里幾處古風歌曲的表演、民樂與西洋樂的PK都是非常精彩的,稍微選取一些剪個視頻,放上微博和B站,肯定能圈一大波粉絲,往電影院導流。
宣發團隊就是沒get到電影之所以“燃”的點,就說里頭出現了那么多樂器,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都很有故事、很有格調,每個來一發專屬預告都行啊,怎么動不動就跪下了???
提到國產片的“下跪賣慘”,還得從“片方下跪”沒成為一種營銷策略時說起。
去年《百鳥朝鳳》上映,由于資金問題,影片前期宣傳不足,再加上同檔期的《美國隊長3》來勢洶洶,一時間院線排片寥寥無幾。
無奈之下,影片義務宣傳方負責人方勵現身直播平臺,用下跪這種極端方式懇求各院線增加排片,并承諾這部片的宣發費用分文不收、甚至自掏腰包,以個人行為告慰已逝導演吳天明的在天之靈。
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引起各方廣泛熱議,讓影片票房從幾百萬一躍變成8690萬。
因為此事而進了電影院的網友們也并未失望,不僅覺得電影值回票價,還類比伯牙子期,高度贊揚了方勵與導演的知己情誼,認為方勵這一跪值得見風長的票房量。
事后方勵直言:“我覺得電影營銷比電影制作的難度更大,要付出的心力,包括創意、智慧,是做一個電影的五到十倍。做電影營銷一定要思路清晰,提前布局,像《百鳥朝鳳》就太倉促,做海報沒有清晰圖片,最后只能手繪,出去宣傳也都是臨時拉朋友撐場。”
一年過去,如果說當時方勵的下跪,給人感覺是即使跪了也不一定有用的英雄末路,還有一些為吳天明導演振臂一呼的悲壯色彩;那么《百鳥朝鳳》之后的所有下跪就更像是“商業碰瓷”,一次次消費觀眾對國產片僅存的好感。
之所以這么評斷,是因為《百鳥朝鳳》跪的是院線,希望給個排片的機會;而后面的團隊提到下跪都有一種抖機靈的感覺,戲謔又不屑、自嘲又輕浮,而且跪的直接是觀眾甚至說是票房、錢——你們不就是喜歡看給觀眾霸霸跪了的戲碼?
更離譜的是,事后,有網友爆料《閃光少女》的海報設計師在朋友圈表達了不滿,稱自己沒跪,也不需要別人幫忙跪。
也就是說,如果爆料準確(劃重點),那么此次營銷事件還得被扣上“欺騙觀眾”的帽子,畢竟設計師本人也沒覺著海報哪里不好看了。
電影市場的競爭固然是殘酷的,但既然進入了這個市場,就要遵守游戲規則,一部電影求觀眾支持的手段多的是,何苦都選擇獻上自己的膝蓋?
對于不紅的好片來說,“不會宣傳”就是最大的硬傷,但如果宣傳團隊就因為“不會宣傳”而用“下跪”進行下一番宣傳,就是一條錯路走到黑。有一個道理望周知:大家愿意為情懷出錢出力,不代表愿意為宣發人員的不專業買單。
真正對國產片還抱有希望的觀眾不怕你跪,就怕有人嘗到了甜頭,這個“跪一下就有錢”的風氣被帶起來了,以后的電影市場會變得更加難看。
好的是現在關注這事兒和《閃光少女》本身的人越來越多,團隊在跟粉絲的互動中或許能得到啟發、考慮改正。況且這才上映一周,還有戰略調整的機會,希望團隊可以好好把握。
誠然,隨著電影產業的日益壯大,國內的影視市場已經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面對多元的影片題材和百變的故事內容,影響觀眾走進影院的決定性因素中,除了卡司陣容和外界口碑,營銷策略的作用也越來越不容小覷。
但想要營銷好一部電影,并不簡單。
按照消費心理學方面的解釋,在從眾壓力下,一部分消費者會產生不從眾,以及反從眾的心態。在社交媒體中,如果一部電影的曝光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有部分觀眾會去刻意尋找“這是一部爛片”的證據,當證據嚴重不足時,觀眾才會推導出結論:“這是一部不太爛的電影”。所以觀眾對于電影營銷是很抗拒的。
早些年,電影的宣發團隊采用的都是比較傳統的策略,不但自己發布各種宣傳物料,什么劇照海報預告片,還得找媒體發通稿、買版面、開發布會、路演、在公共區域投放硬廣等等。
之后社交網絡發展迅猛,逐漸發展為在電影上映前,新媒體上一系列規劃好的宣傳就要找準時機、開始預熱,找營銷號發病毒視頻、買微博熱搜、主演上綜藝艸人設、甚至靠一張蹭熱點的絕妙海報刷爆朋友圈。
《失孤》的“圓周率”海報,讓電影海報營銷誕生了新的模式
說到這里大可以舉幾個有意思的新式營銷,都有成功的例子,卻只是鳳毛麟角……
比如大號宣傳。
這種套路大家都比較熟悉,看電影嘛,有專業人士背書當然最好,像是毒舌電影的影評、豆瓣貓眼的打分、知名編劇的安利,一般都會得到不錯的反饋。但就在兩個月前,華誼老板王中磊為兒子新片站臺時,這一招好像不怎么管用了。
王中磊發微博請大家多多支持,順便撬動了一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無論是一線的、二線的、實力派還是鮮肉派演員,亦或是大大小小的導演、投資人、主持人、作家,都爭相轉發——
△像這種圖還有好幾頁
數百名公眾人物集體轉發,每個明星的粉絲多則上千萬,再少也有幾百萬,加在一起再減去僵尸粉、重復關注的粉絲,怎么著也能輕松覆蓋上億受眾。然而據報道,上映6天只有一千多萬票房,均場人次最多只有10個……
從票房表現來看,這個粉絲轉化率也是低到不忍直視。要說宣傳肯定是到位了啊,怎么就不見一點兒水花呢?
比如主題曲洗腦。
無論是預告片BGM還是片頭片尾曲,一首好的主題曲,不僅能快速搭建起電影獨一無二的氣質,還可能成為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對電影前期宣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成功案例可以參見張靚穎為《畫皮》演唱的《畫心》;王菲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演唱的《致青春》;樸樹和鄧紫棋分別為《后會無期》演唱的《平凡之路》和同名主題曲……
這些歌曲在電影熱映期傳播很廣,電影撤檔后仍活躍在各個KTV包廂中,怎么說都是很成功的。但就算有珠玉在前,熟練玩家偶爾也會有玩脫了的時候,比如韓寒的第二部作品《乘風破浪》。
電影上映前,韓寒推出了一首《男子漢宣言》,歌曲講述了一個男人婚前醉酒時向愛人表露心聲的故事。因為歌詞直言“你不能睡得比我早、起得比我晚,我是個沒本事的人,家中的事全靠你,而我可能不會沾花惹草”,加上早期韓寒的各種言論,被網友痛批“直男癌”。
正當粉絲和路人吵得不可開交時,韓寒又發布雙生主題曲《男子漢誓言》作為“反轉”,吐露了男人婚后想對妻子說的甜言蜜語。
當然,這種“打個巴掌給塊糖”的做法很容易讓人懷有敵意,是不是故意煽動情緒?是不是惡意炒作話題?相信大家心里自有判斷。幸虧《乘風破浪》的質量和口碑在同檔電影中還算可以,否則韓寒只會被罵得更慘。
比如眾籌預熱。
目前國內比較普遍的是動畫眾籌,大家知道的“大字頭”三部曲都是靠眾籌走上大銀幕的。金額其實不算多,但它們的主要目的也本就不是募集資金,而是帶動衍生品的活躍度、尋求有意合作的投資方、檢驗粉絲的忠誠度,相當于電影最初的預熱。
《大圣歸來》靠出品人路偉的朋友圈眾籌收獲了第一批“自來水”,而《大魚海棠》當時只公布了一批美術設定就吸引了158萬的眾籌資金,因此受到了光線傳媒的關注,繼而入資成就了電影。
《大護法》在Kickstarter上的眾籌頁面,當時還叫《黑花生》
但眾籌打的是持久戰,因為觀眾和官方的溝通不對等可能會對作品后期的口碑、票房產生很大影響,甚至貼上“騙錢”的標簽。像在《大魚海棠》和《十萬個冷笑話》的眾籌頁面中,粉絲對回饋衍生品遲遲不發貨的抱怨比比皆是。
目前看來,成功了的眾籌作品都打著良心國漫崛起的旗號,片子出來的質量也確實對得起大家的期望,然而,更多的團隊拿來眾籌的東西真的是對不起國漫的良心……所以大家認為,這種方式還能否成就下一個《大圣歸來》實在難說。
除了上面幾種營銷方式,有的片方還會走一些神神叨叨的野路子,雖然看上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能使觀眾印象深刻應該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比如《港囧》模仿蘋果發布會進行互聯網模式的產品推介;小鋼炮為《我不是潘金蓮》寫公開信喊話萬達排片;《鮫珠傳》從NASA那兒買下了一顆星星并命名為“鮫珠星”;《煎餅俠》的導演大鵬真的走上街頭賣起了煎餅……
花樣之多,腦洞之大,就問你服不服氣?!
但營銷再好,影響的也只是第一批沒看過影評的觀眾,想要獲得源源不斷的流量還是得看影片的質量。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不能讓觀眾得到良好的觀影體驗,是不會有多好的票房成績和專業評分的。
總的來說一句話:
有的電影好看,配上好宣發就是錦上添花;而有的電影太爛,精彩程度遠不及幕后的營銷手段,要是演的是電影宣發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對觀眾來說可能才算是勉強值回了票價。
來源:Vista看天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