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加速國際化 中國搶占全球交通變革制高點業界
滴滴全球化戰略新動作連連,海外布局步伐進一步加速。
短短半個月時間,滴滴達成一系列海外合作。8月8日,滴滴宣布與中東北非地區最大的移動出行網絡平臺Careem達成戰略伙伴關系。8月1日,滴滴宣布與歐非地區移動出行企業Taxify達成戰略合作。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24日,滴滴宣布聯合領投東南亞出行平臺Grab,Grab此輪融資預計超過25億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從起步進入提速階段,包括滴滴在內的首批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抓住國際化發展的契機,加快步伐“走出去”去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滴滴的業務已經遍及南美、東南亞、北美、南亞等地。
“滴滴快速進軍海外,不僅可以達到快速拓展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向海外輸出自己技術和運營管理模式,而不僅僅是對新興網約車這種交通形勢的輸出。”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張旭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滴滴能夠做到的或許更多,比如對智能交通的海外落地起到助推作用。”
技術創新“走出去”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中國出行領域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目前滴滴運用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超過400個城市為4億用戶提供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豪華車、公交、小巴、代駕、租車、企業級、共享單車等約車服務,每天的訂單量超過2000萬。在滴滴2017年年會上,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也明確將國際化定位為五大戰略之一,2月份滴滴新組建了國際業務部。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滴滴一直都在貫徹這一國際化戰略,先后投資了不少海外出行企業。通過多元化的投資合作,滴滴將其全球生態版圖迅速擴大。連同此前投資的Lyft、Ola和巴西九九約車(99),滴滴的跨境出行合作網絡已觸達北美、東南亞、南亞、南美1000多個城市,覆蓋了全球六成人口。
在今年4月底,滴滴完成超過5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時明確表示,此輪融資將用于支持其全球化戰略的推進以及前沿技術的研發,這將為滴滴將其產品和大數據技術的進一步海外推廣打下基礎。
同“一帶一路”制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對外輸出方式有所不同,作為中國出行領域領先的互聯網企業,滴滴“走出去”的全球化戰略除了為與其合作的海外企業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外,還在技術、運營、產品等方面與這些企業展開進一步合作。
拿滴滴與Careem的戰略合作來說,雙方將在智能交通技術、產品開發和運營等方面展開共享與合作。程維談到此次合作時表示:“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合作,激勵科技創新,助推中東地區交通產業向前突破,釋放本地區互聯網經濟潛力;同時將滴滴的技術與經驗在國際市場進一步開發推廣,為全球更廣泛的社群提供優質創新服務。”
程維此前表示,作為滴滴“走出去”第一站的Grab,目前已在東南亞互聯網經濟中建立牢固的領先地位。自2015年首次投資Grab以來,Grab在滴滴的技術和投資資源的支持下,源源不斷推出了拼車、順風車等適應新興市場城市化需求的新產品。在外界看來,Grab的成功,滴滴的國際化戰略可以說功不可沒。
程維表示:“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正面臨深刻變革。滴滴作為規模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已經投資于全球五大共享出行領袖。基于海量的出行數據,我們正在驅動人工智能技術迅速迭代升級,與城市管理者共建智慧交通體系,創造未來出行新生態。滴滴的國際化戰略不僅著眼于為全球更廣泛的社群提供便捷優質的出行服務,也包括構建高水準的跨境科研網絡,促進創新資源的協同,引領全球交通領域的技術革新。美國研究院的成立是滴滴這一技術創新體系構建上的里程碑式突破。”
智慧城市交通或成重要看點
國際化戰略需要有世界級的創新實力支撐。為吸引更多頂尖科研人才加盟,今年3月,滴滴在硅谷成立了美國研究院,預計年內就完成百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招募。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才能內生全球資本布局的能力。美國研究院將配合滴滴大研究網絡,持續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其中,支持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熱潮的智慧交通倡議特別引人注目。
程維曾表示,滴滴的本質就是一個智能的交通大數據引擎,以大數據挖掘和調度能力為經緯,智能化地把用戶的需求跟所有的交通工具進行高效連接。這一全局視野,也讓滴滴與城市交管部門的合作日益密切。用滴滴智慧交通負責人、高級副總裁章文嵩的話來說,企業能夠與城市交通管理者攜手打造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智慧交通整體解決方案,幫助進行前瞻性的市政規劃和基礎設施布局,切實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眾出行。
目前,滴滴已經和國內20多個城市展開的智慧交通合作,在武漢、深圳、貴陽、濟南等城市落地了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智慧代駕熱力圖、智慧公交、智慧交通度量報告、“互聯網+信號燈”、潮汐車道等多個智慧交通項目,并初步取得一定成效。數據顯示,滴滴的智慧信號燈讓濟南經十路早晚高峰期延誤時間下降了超過10%,讓武漢江發路早高峰延誤時間下降了超過20%。在國門內外,人才引進和持續創新之間也形成了良性循環。近日,密歇根大學智能網聯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終身教授Henry Liu也加入滴滴,出任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
據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從紅綠燈大數據優化到潮汐車道設計的多種實踐,已經引起了新加坡、巴西、韓國和美國的同行以及城市管理者的關注。在東南亞、南美、中東北非等滴滴投資的主要市場,飛速的城市化過程給公共交通治理帶來了類似的挑戰。滴滴投資Grab這樣的本地出行領袖,在提供當下的民眾出行便利之外,也有利于對整體智慧城市體系構建。“滴滴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在中國成功落地后,未來就可以輸出到海外。”張旭表示,“對于智能交通業務的探索,也將成為滴滴未來在中國及全球業務的新的重要看點之一。”
來源:中國經濟報/王麗娜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