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日韩高清在线一区-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亚洲精品色综合av网站,女性私密紧致按摩电影

青蛙又涼了,你為何不養“呱兒子”了手游

砍柴網 / Leo劉尊 / 2018-02-27 16:32
前段時間,日本研發的一款《旅行青蛙》游戲刷爆了朋友圈,到處充斥著帶蛙旅行、等“蛙兒子”回家的場景。

1.jpg

與其說人們想「玩」旅行青蛙,不如說人們其實是想「聊」、想「曬」旅行青蛙。

前段時間,日本研發的一款《旅行青蛙》游戲刷爆了朋友圈,到處充斥著帶蛙旅行、等“蛙兒子”回家的場景。

可近日還有多少人在談論這款游戲呢?一首“涼涼”送給這款游戲。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將會系統地分析旅行青蛙迅速火爆又衰落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以下enjoy~

旅行青蛙涼了。

你發現沒,過了一個年,微博朋友圈聊「呱兒子」的,已寥寥無幾。

我們發現,這款一度霸占著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第一的「佛系」手游,早已在該榜單上不見蹤影。更準確的數據是,根據App Annie的統計顯示,這款游戲在iPhone游戲的排名日漸下滑,2月22日已跌至第98。

2.jpg

3.jpg

七麥數據的統計也證實了這一點

就過了一個年,你家呱兒子怎么聽起《涼涼》了?

我們深度復盤了旅行青蛙刷屏的邏輯、衰落的根源,以及它為國產游戲帶來的經驗教訓。

1

旅行青蛙刷屏的根本原因:話題性

據我們觀察,旅行青蛙從推出到刷屏的傳播邏輯,在于不斷突破圈層文化。

從傳播媒介上看,始于微博大V、全面爆發于朋友圈與公眾號。

根據新浪微輿情的數據分析,從去年11月24日到1月21日,旅行青蛙影響力傳播經歷了6個階段:

4.jpg

娛樂資本論整理

而到了1月21日,旅行青蛙在微信中全面爆發,微信指數顯示當日微信指數環比增長298%,且此后一路上揚。

5.jpg

新榜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旅行青蛙關鍵詞的文章中,有232篇10萬+,總閱讀數達1.26億!

至此旅行青蛙成為刷屏級游戲。

從人群來看,由最初的二次元核心用戶,到泛二次元用戶,再到年輕女性玩家,最后才大范圍擴散到更多玩家。

這款游戲之所以能不斷突破圈層,其最核心的傳播動力在于游戲的話題性。換而言之,與其說人們想「玩」旅行青蛙,不如說人們其實是想「聊」、想「曬」旅行青蛙。

話題性,正是旅行青蛙火爆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原因。這其中包含兩個讓玩家分享的動機。

一是游戲自帶讓玩家愿意「聊」的戲劇性話題,比如:

我家的呱怎么三天不回,而你們還在餐桌上曬干鍋牛蛙?

火遍中國全網的游戲,竟是由三人組成的日本團隊做的?

別的游戲都要玩家花錢、花時間、花精力,青蛙卻是佛系的簡單玩法?

一只「戴綠帽」、「性冷淡」青蛙,竟然比吸貓擼狗更能讓人體會「當媽」的感受?

當兒子養了半天,游戲設計師竟然說「青蛙是丈夫不是兒子」?

一只虛擬的青蛙竟能經常看書,堅持學習,定期旅行,結交好友,而真實的自己卻在死宅、玩游戲、沒人約?

以上種種話題是不是都有讓你想在微博朋友圈吐槽的沖動?至少有讓大量小編記者寫稿的沖動。

二是游戲設計了讓玩家愿意「曬」的優質的內容和情感共鳴。

比如,「呱兒子」寄回的明信片包括愛知名古屋城、京都宇治橋、群馬草津溫泉、京都天橋立、秋田入道埼燈塔等,食物道具艾蒿小麥餅、辣蔥餅、南瓜百吉餅等等。而清新簡單的畫風讓上述景點、美食都變得無比溫馨呆萌。

有資深游戲開發者曾私下對我們表示,玩法、策略、數值關卡差不多就行,只要花大價錢給美術設計,游戲好看就能受歡迎。雖然并不能完全認同,但也側面可見,畫風對于一款游戲之重要。

除了畫風溫馨外,不同明信片出現的概率也相當隨機,如果玩家得到一張稀有的明信片,他第一時間會干嘛?多半是曬朋友圈。

因此,旅行青蛙為玩家提供的,更多的是社交價值與情感價值,而非娛樂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甚至可以將旅行青蛙的意外走紅,看作一篇情感類10萬+爆文,只不過這篇10萬+不依附于公眾號,而依附于一款游戲。

2

旅行青蛙為什么涼了?

1、春節「橫插一腳」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春節的到來改變了玩家生活規律搶占其時間,同時“放假”、“年終獎”、“旅游”、“紅包”等話題也取代了呱兒子

根據App Annie的數據,旅行青蛙最先從iPhone的「所有類別」與「免費經營類游戲」排名中跌出前三的時間點,是2月12日前后,而這個節點恰是企業開始放假、春節游與春運開始的節點。

可想而知,與其辛辛苦苦、滿懷期待地照顧呱兒子,不如過年回家,自己真正成為被照顧的「呱兒子」、「呱女兒」;與其看著呱兒子四處旅游,不如自己邁開雙腿。

2、各類游戲搶占玩家時間

另一個直接的原因在于,騰訊網易「吃雞」游戲恰也在2月初開始了全面對戰。2月6日網易召開「嘗鮮大會」(游戲發布會),發布5款全新吃雞游戲;三天后,騰訊公測兩款吃雞游戲。

6.jpg

要知道,旅行青蛙的用戶以游戲中度玩家為主,所有用戶中有6成用戶安裝了4-10款游戲,只有16%的用戶安裝了1-3款游戲(數據來源:極光大數據)。換而言之近九成的旅行青蛙玩家,都同時裝了3款以上的游戲。

加上春節應酬多旅游多,那些湊個熱鬧的養蛙玩家將其卸載,集中精力吃雞或打王者,自然不足為奇。

3、玩法單調、產品不完善

而旅行青蛙逐漸走向冷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恰也是其走紅的原因:「佛系」。不迭代、沒創意的玩法,單調得還不如跳一跳有意思,后者同樣「不粘人」,且毫無意外地成為了微信最受歡迎小游戲。

除了不迭代、玩法單調外,旅行青蛙另一個讓人不能忍的是:若將其卸載,或者清空了手機內存,之前的數據將不會存檔,之前游戲里的明信片、道具將蕩然無存。

如此不完善的機制無疑傷害了大多數「老母親」、「老父親」的情感(要知道這相當于「殺了」他們的呱兒子),無疑,這也幾乎封死了「老玩家回歸」的可能。

當熱點話題逐漸消退,當過年聚餐取代網上社交,當騰訊網易「吃雞」大戰話題性將其取代,呱兒子當然不再被「聊」、不再被「曬」。

所以,旅行青蛙從「話題」中崛起,也從「話題」中沒落,成也「佛系」,敗也「佛系」。

3

國產游戲可以獲得什么啟示?

旅行青蛙來去匆匆,但依舊給國產游戲廠商留下幾張值得珍藏的「明信片」:

首先,產品上,單一玩法必將失敗,持續迭代創新、不斷延展才是王道。

回想起旅行青蛙刷屏后,大量媒體鼓吹「放置類養成類游戲」仍是藍海。在氫媒工場看來,這些說法完全是紙上談兵,殊不知類似的游戲還有很多。

如《倉鼠的日常》、《貓咪后院》、《彼得兔的莊園》、《深海水族館》、《禪意花園》等等,但它們要么不溫不火要么無人問津。旅行青蛙僅是一個意外走紅的幸運兒,復制它的成功幾乎不可能。

我們甚至可以推而廣之。佛系、碎片、輕松雖然能讓不少手游擁有低門檻,但若是玩法過于單一,且不能持續創新推陳出新,甚至連賬號體制都未建成,即使能意外爆紅刷屏,最后玩家必然也會離你而去。

游戲史上那些老去的單機游戲,全是「死翹翹」的例子。

第二,從運營上看,以真實情感觸動目標圈層的心理。

如上文所言,旅行青蛙的走紅在于提供了「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二者的結合是游戲持續保持活力(日活月活)的三大基礎中重要的兩塊基石(還有一個是「娛樂價值」)。

而為玩家提供「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的核心在于,游戲必須從真情實感出發。

以旅行青蛙為例,其設計師上村真裕子在采訪當中就坦言,設計初衷是思念丈夫,期盼歸來的情感。盡管到了中國被歪打正著地認為是思念游子。但不論是思念丈夫還是游子,玩家的真情實感無疑被觸動了。

「蛙兒子」是不少人對旅行青蛙中小青蛙的稱呼,「守著空屋子,除草、掃地、等兒回家。」網友「迷蒙咪咪」這樣形容自己的養蛙生活,稱自己是「空巢老人」。也有網友感嘆,「不養蛙不知父母恩。」

有網友甚至主動以此為題材創作漫畫,微博上不少網友大呼「看哭」、「淚奔」。

7.jpg

漫畫作者:@相生栗子

這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投射——玩家將外出打工的自己投射,到遠游的青蛙身上,從而同時發現著自己的艱辛與孤獨,體驗著父母的擔憂與恩情,以一種「分飾兩覺」的角度,體會著兩代人之間難言的情愫。

注重「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的國產游戲,前有《夢幻西游》,后有《王者榮耀》。前者注重游戲內社交與游戲外IP打造,而后者為玩家提供了「雙排」、「五黑」等情感紐帶。

反觀目前大多數國產手游,過度強調「娛樂價值」,最終不是讓你氪(花錢)就是讓你肝(花時間)。如此「佛系」游戲怕是再難遇見。

最后,一首《涼涼》送給呱,家中父母尚可在?愿你遠行不孤單。

漫畫作者:MrrOmelette

來源 :氫媒工場(ID:savemedia)    作者: Leo劉尊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