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的“春天”,逐漸追上蘋果,贏得年輕人的追捧!!!手機
(原標題:《華為攻入三四線,OPPO進軍一線,國產品牌崛起新浪潮》)
國產手機品牌占有國內市場近九成份額之后,風向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那就是華為開始深入三四線市場,而OPPO則強攻一線市場,雙方互相學習,互相競爭,開始上演新一波國產品牌崛起的精彩故事。
國產雙雄的新故事
原有的國產四強“中華酷聯”耳熟能詳,不過在小米以互聯網營銷迅速打破市場格局后,“中華酷聯”僅剩華為繼續位居一線品牌,小米則迅速將另外三個國產品牌擠落。小米的成功讓包括華為在內的國產品牌,紛紛學習其互聯網營銷模式推出互聯網品牌。
進入2015年后,以OPPO為代表的傳統廠商開始憑借線下渠道的優勢迅速崛起,同年一季度OPPO擊敗聯想躋身國產四強,之后市場份額不斷上漲,到今年一季度再擊敗小米躋身全球前五,此時國產手機廠商才意識到原來風向已經發生了轉變,重新認識到線下渠道依然占據國內手機渠道出貨量近八成的現實。其實在小米最輝煌的2014年,賽諾給出的數據顯示小米的出貨量當中有大約六成是走線下渠道的。
國產第一大手機品牌華為也迅速轉身對標OPPO,在今年初推出千縣計劃,希望學習OPPO建設深入三四線市場的線下渠道,據說目前已經完成了300個縣的渠道建設。同時推出龐大的廣告宣傳計劃,砸錢1.5億拿下浙江衛視的重磅綜藝節目《聲音的戰爭》獨家冠名權,找“小鮮肉”代言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學習OPPO的廣告營銷模式。
2015年被貼上“渠道”和“廣告”標簽的OPPO主要是在二三四線城市占據優勢,其在線下擁有近20萬家門店,同時也承認自己在一線城市的弱勢,因此今年以來開始不斷加強進軍一線市場的力度,在一線城市建設體驗店,將其“充電五5分鐘,通話2小時”的廣告投放在機場等“高大上”的城市熱點地區,提升在一線城市的認知度。
華為OPPO等國產品牌崛起壓制蘋果
一線城市以往主要是蘋果等外資品牌占據優勢,其憑借高逼格的外觀設計、優秀的拍攝體驗等贏得年輕人的追捧。不過隨著國產品牌在這方面研發投入的加大,它們也在逐漸追上蘋果,這當中的優秀代表就是華為、OPPO。
華為憑借多年來在一線城市的投入,占據較強的優勢,其Mate系列以長續航和商務風贏得一線城市商務人群的青睞,今年主推的P9系列以雙攝像頭為賣點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歡,由于這兩個系列的產品并不十分符合女性的需求,所以華為近期又力推Nova品牌爭取女性用戶。
與華為不同,OPPO多年來專注時尚的年輕群體,產品也主要是針對這部分人研發。以今年為OPPO的銷量做出絕對貢獻的R9為例:纖薄時尚的外觀滿足了年輕人對于顏值的追求,臻美鏡頭和美顏系統滿足了年輕人對于拍照和自拍的需要,VOOC閃充滿足了年輕人長時間使用手機的習慣。也因為R9在設計及功能上的突破,今年OPPO在一線城市也大有收獲,據賽諾的數據顯示在一線市場已占有13.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事實證明OPPO也已經受到一線城市年輕人的認可。
盡管手機賣得不錯,但是OPPO在一線城市的品牌力還遠遠不夠,為此OPPO也在做各種努力。9月24日,OPPO冠名了全球最受關注、影響力最大的彩色跑活動The Color Run。作為一個將年輕人作為目標群體的廠商,OPPO敏銳地洞悉了到年輕人來自生活社交上的新壓力,通過這場彩色跑活動鼓勵、引領年輕人走出去,結交更多朋友,幫助他們“充電五分鐘,找到那個可以通話兩小時的人”玩在一起,勇敢展現自我,共同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歡樂。9月初,OPPO推出了由張震主演的“美因苛求”品牌TVC,選擇張震作為品牌合作伙伴,是因為張震低調、勤奮的城市精英形象,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和精神訴求,OPPO希望能通過張震的形象拉動其在一線城市的品牌認知度。
華為和OPPO的努力不僅提升了國內市場的份額,也提升了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給蘋果等外資品牌造成了打擊,據市調公司的數據,iPhone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第五位;另據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的9月份調查顯示,截止7月底的前三個月iOS的市場份額降至新低的14.3%,而Android占有的市場份額提升到歷史新高水平的85%。
華為、OPPO等國產品牌的崛起顯然與之前不同,它們不再如之前的國產手機品牌以性價比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段,而是專注提供符合自己目標受眾的產品,并正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這次國產手機的崛起顯得更加值得期待。
【來源:砍柴網 作者:柏銘007】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