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馬甲推高端 家電制造就能擺脫低端貨的形象嗎?家電
即便中國家電業已擁有海爾、格力、創維等眾多知名企業,但在全球很多國家消費者眼里,中國家電產品仍是低端貨。這種認知,一直阻礙著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拓展。
雖然我們很期待已然做大的中國家電業能夠做強,但客觀說,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沉淀,并將之普及的決心。做強家電業,不能夜郎自大地認為你想強就能強的,更不能以僅僅推出高端子品牌的方式來擺脫中國制造低端貨的形象。
機會:高端技術不能僅在子品牌上體現
最近,推高端子品牌的家電企業多了。提到高端子品牌,給人感覺就是技術含量更高,俗話說就是逼格更高的產品。
從積極面看,此類產品的推出,給中產階級提供了更多選擇,也能向全球消費者彰顯中國家電制造的水平。
對于這些產品的技術,筆者也是有信心的。無論海信、創維、TCL、長虹等彩電知名企業,還是海爾、美的、格力等白電巨頭,他們每年都對技術研發保持投入,在各自領域都有技術沉淀。
但,如果僅僅把這些高精尖的技術做成個案,也是極有風險的。
中國家電業發展多年,為何仍舊缺少像索尼、三星這樣在國際市場上都響當當的品牌?筆者認為,不是因為我們的技術不夠,而是我們對技術進行了選擇性的推廣。
比如卡薩帝、XESS、VIDAA等,不難想象是集優秀技術于一身的好產品。就像XESS的介紹:進行了20多次、長達2500多個小時各部件、整機的試產驗證;30多套定制開發治具以及400多個零部件,150道工序裝備。每一部分都精益求精,將工匠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你對他們母品牌海爾、TCL和海信的認識呢?或許你又有不同的見解,技術性不夠或許是不少人的共識。
高端技術應用普遍化,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出中國家電制造業的水平,如果僅僅是高端子品牌,那么受制于對母品牌的印象,是很難扭轉全球消費者對國內這些家電知名品牌整體認知的。
風險:與母品牌并不是互補關系
企業推高端子品牌,肯定想借此發力未曾開拓或經營好的領域。不過,受制于母品牌的影響力,稍有不慎的話高端子品牌會演變為一種雞肋產品。
相信談到卡薩帝、談到XESS,首先想到海爾、TCL的不在少數吧。
這就是問題。就整體品牌認識而言,是不是你會覺得有這樣一個怪異的認知:很多時候,高端品牌推高端產品,會越來越覺得它們高大上;而中低端品牌推高端產品,反而一段時間后會覺得越來越中低端化。
因為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對你的品牌認識是根深蒂固的,在對你有烙印般的認知后,即便你做再多努力也是枉然。另外,作為同業產品,又不是沒有高端產品或高端品牌。所以在選擇面相對較寬的情況下,是否選擇你真的很難說。
離開中國市場看全球,中國家電品牌多半都是通過子品牌或者收購的當地品牌進行市場拓展,比如創維收購的美茲。
前幾天,國務院發文要加強家電產品的質量建設。近日發布的《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又指出,未來家電行業將繼續推進智能制造,同時加快智能制造硬件產品的應用與產業化。
這些信息透露著家電業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去低端化。
但在此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與母品牌的關系。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帶著傷害的目的,但無形中卻誤傷得挺深。不是推出高端子品牌就可以對母品牌不管不顧,更不能因為推出高端子品牌,而讓別人覺得你的母品牌就是低端貨。母品牌與子品牌,有些時候不是互補關系,而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
【來源:就說家電 作者: Popo】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