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攝像頭變焦是手機變焦最佳方案嗎?手機
12月26日,金立發布了新款高端商務手機M2017,小牛皮版定價6999元,鱷魚皮版本定價16999元,和以前發布的M5、M6不同,金立M2017的拍照這次使用了雙攝像頭的方案。
金立的雙攝像頭變焦其實有點跟風的意思,之前iPhone 7 Plus首創了雙攝兩倍變焦的概念,然后,華為金立紛紛跟進,而雙攝并不是新東西,有好幾年歷史了,只是最近才發展出光學變焦的用途,那么雙攝像頭變焦是手機變焦的最佳方案嗎?
一、 不一樣的雙攝像頭
手機的雙攝像頭最初是給3D服務的,通過拍攝不同的影像,合成出3D的影像,更好的展現顯示世界。這個思路的代表產品是LG的P920,兩枚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拍攝出特殊的3D照片和視頻。不過因為顯示分享困難的原因,3D雙攝沒有流行開。
在3D應用淘汰幾年以后,HTC又在M8上嘗試了一次雙攝像頭,HTC的雙攝方案是非對稱的,一個是正常的攝像頭用戶拍攝,另外一個只記錄景深信息。這樣用戶拍照之后,可以隨意調整畫面內的對焦點,達到先拍照后對焦的目的。
之后的雙攝像頭重點轉移到提升拍照畫質上面,手機拍照和相機一樣,畫質主要是鏡頭,CMOS,IPS與后期算法決定的。而CMOS的品質與大小對畫質非常重要。但是CMOS越大,法蘭距就越大,相機模組就要厚,手機厚度也就跟著厚。現在主流手機的厚度也就10mm,在這個尺寸限制了CMOS的面積。
要在手機有限的厚度內提升畫質,雙攝像頭方案又被請了出來。兩塊CMOS同時感光,然后通過算法融合兩張圖片,以求獲得單攝像頭更好的畫質,這個方案再進化是黑白加彩色的雙攝方案,一個CMOS采集彩色圖像,另外一個只采集灰度信息,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更豐富的層次。
這個雙攝方案理論上不錯,但是在實測中,雙攝像頭只是帶來更高的進光量,低光下噪點有優勢,而硬畫質并沒有優勢,在Dxomark的測試中,畫質最佳的還是大CMOS的單攝,雙攝的組合算法并沒有理論上那么完美的效果。
于是,雙攝像頭又發明了一種玩法,2倍固定變焦的雙攝。這個方案,兩個攝像頭很多時候是獨立的,一個拍近,一個拍遠,因為是獨立的定焦鏡頭,畫質遠比數碼變焦要好。iPhone7 Plus選擇了這個方案,金立M2017也是選擇了這個方案。
二、 變焦的選擇
雙攝像頭雖然可以用于變焦,但是雙攝像頭變焦的功能是有限的。通常我們說的變焦包括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而變焦的范圍一般來說是漸進的。
就是說如果一個手機支持2倍變焦,那么它應該支持從1倍到2倍的之間的所有變焦,1.2、1.5、1.8都應該支持。而iPhone7 Plus引領的雙攝像頭變焦是固定變焦。
多出來的攝像頭支持2倍變焦,就只能支持兩倍變焦,不能支持1.2倍、1.5倍、1.8倍的光學變焦,這個方案顯然是有限制的。
在蘋果之前,人們還嘗試過其他變焦方式,一種是普通伸縮鏡頭的光學變焦,這個做大能做三倍。但是伸縮鏡頭太大,厚度大,體積大,重量重,很快就被市場淘汰了。
除了伸縮鏡頭,還有一種是潛望鏡鏡頭的光學變焦,這種鏡頭可以做的薄一點,但是占用的體積比伸縮鏡頭有過之無不及。對寸土寸金的手機來說,太大的鏡頭模組沒法用,所以只有嘗試了幾款產品也就沒人搞了。
蘋果和金立的雙攝像頭固定2倍變焦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兩個攝像頭占用的體積還可以接受,光學變焦功能差一點,有總比沒有好。
三、 諾基亞的無損變焦才是最佳方案
其實,在手機變焦方面,諾基亞曾經給出來一個更好的方案,那就是無損變焦。
無損變焦其實也就是數碼變焦,而與普通數碼變焦不同的是諾基亞加大了CMOS面積,即使用了數碼變焦,所用到的CMOS面積也達到普通手機的尺寸,而畫質方面,由于高品質的大鏡頭中心部分成像本來就是最銳利的,變焦畫質是令人滿意的。
而且,這種方案由于用了大CMOS,在不變焦的時候總體畫質達到微單水準,再結合諾基亞的Pureview技術,把多個像素點合成一個使用,實現了高感光和單個像素點真實顏色(普通相機和手機,除了適馬,像素點顏色都不是真實采集的,而是拜爾排列后算出來的),畫質出類拔萃。
在諾基亞的年代,工藝落后,技術落后,這種手機做得比較厚,CMOS也只能用落后的FSI工藝。
如果現在有廠商復活這個技術,以現在的工藝和CMOS,鏡頭稍稍突出一下,就會有顛覆性的畫質和變焦能力,這才是最佳的變焦方案。
當然,要復活這個技術并不容易,需要定制CMOS,定制鏡頭,成本比較高。
但是在手機競爭日趨同質化,難以區分的時候,肯投入的廠商才會有豐厚的回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