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成用戶卸載率最高的移動應用 開發者如何應變?手游
任天堂手游《超級馬里奧酷跑》(Super Mario Run)在前不久刷新移動游戲下載量紀錄,登陸App Store后僅四天就吸引了超過4000萬次下載。這一數據似乎描繪出移動游戲行業的美好前景,不過卻未必能夠反映現實。
近幾年來,移動應用開發商發現留存用戶變得越來越艱難。幾項因素促成了像這樣的現狀。首先,免費增值模式讓用戶不必掏錢,就能夠將盡可能多的應用下載到設備上。第二,發達國家用戶不再為設備儲存性能和下載應用的數據成本感到擔心,所以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下載游戲。最后,移動應用市場變得過度飽和,用戶面臨著太多選擇,數據顯示移動游戲受此影響最大。
根據Adobe近期發布的一份行業現狀報告顯示,在所有類型的移動應用中,用戶對移動游戲的卸載率最高。移動應用市場研究公司App Annie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移動游戲市場已經過度擁擠,90%作品在發布17周后就再也不會有任何潛力可挖。
隨著移動游戲的生命周期縮短,它們獲取用戶的機會窗口收窄,用戶也往往會比過去更快地卸載游戲。但為什么會出現像這樣的趨勢?
| 趨勢背后的成因
為了理解這個轉變,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用戶消耗數字內容的方式。據數個機構發布的問卷調研結果報告顯示,千禧一代和90后、00后人比此前幾個世代的人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得多,因此他們會花更短的時間“試驗”新內容,以判斷自己是否下載。根據下圖顯示,在所有應用品類中,年輕人群對游戲的卸載率最高。
與此同時,年輕人似乎熱衷于跟風,他們不愿錯過任何新的潮流。這種心態導致他們經常嘗試各種不同的流行應用,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精靈寶可夢Go》在上架初期風靡全球,幾個月后熱度迅速消退。
另外,某些新潮廣告刺激玩家下載新游戲,不過在度過短暫的嘗鮮期后,玩家很有可能將通過看到廣告而下載的游戲刪除。
| 游戲公司應當采用新的KPI
有鑒于這一趨勢,游戲開發者應當調整評估他們的游戲作品是否成功的方式。開發者不能再只看玩家在游戲中的長期留存率,還應當評估在較短時間內,玩家打開游戲的次數。開發者也可以追蹤游戲的短期用戶終身價值(sLTV),因為在玩家快速流失的今天,這個指標能夠讓開發者更好地估算玩家為游戲貢獻的收入。
另一方面,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游戲公司(如Ketchapp)將會試圖在自家游戲之間進行交叉推廣,吸引玩家下載公司旗下的不同游戲作品。這種做法能夠幫助他們推動收入增長,同時盡可能將玩家留存在自有的游戲產品網絡內。
| 這對行業和游戲工作室意味著什么
從宏觀層面來講,許多公司開始通過收購與并購擴大在移動游戲領域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根據來自Digi-Capital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游戲領域的收購與并購總資金規模達到284億美元,其中移動游戲領域的收購金額占據大頭,騰訊以86億美元收購《部落沖突》開發商多數股權更是去年游戲行業最重磅的一次收購事件。
在微觀層面,這一趨勢意味著中小規模工作室應當采用更靈活、更快速的游戲制作辦法,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內推出更多游戲。對中小規模團隊來說,他們決不能將所有資源投入同一款游戲。
另外,開發商還應考慮在推出一款移動游戲前展開市場營銷,并在自有的各款游戲之間進行交叉推廣。唯有順應趨勢,快速應變,他們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移動游戲市場獲得成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