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球副總裁:我們沒準備好 暫時不在美國賣手機手機
北京時間4月25日消息,小米無意在美國或者歐洲推出Mi 6智能手機。一加雖然比小米小,而且更年輕,但是它在美國、英國及其它一些地區有著不錯的表現,這些地區小米不敢進入。
就在Mi 6發布后的第二天,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年初時,王翔接下雨果·巴拉(Hugo Barra)的職位,擔任全球副總裁,同時他繼續掌管公司的供應鏈和知識產權。巴拉之前曾表示,2017年可能會在美國推出智能手機,而王翔卻不愿意給出時間表,只是說他已經充分意識到在美國有“米粉”,他們通過非官方渠道購買小米產品。
王翔還說:“雖然我們沒在美國或者西歐銷售,我仍然感到很抱歉,因為我們未能為他們提供很好的服務。”關于供應鏈與人力資源問題,王翔表示小米目前已經在30個地區提供服務,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市場。他還說:“我們追求的市場是大眾市場,想造成巨大的影響,而不是關注高溢價、精英市場。我們想為每一個人創新。”
從2016年四季度的市場份額來看,小米是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是烏克蘭、印尼、緬甸第三大智能手機品牌。未來預計需求還會增長,因為小米準備與本地零售商、分銷商合作,開設更多的授權專賣店。雖然小米剛剛才開始迎合這些市場的需求,但是就在同一時間卻在中國遇到了供應鏈問題,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小米在中國的四季度排名跌到第五位。王翔說:“我們不會急于為發達市場提供服務。”
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是由運營商驅動的,如果想將設備放進它們的網絡,需要定制,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王翔說,小米的工程團隊“超級忙”,很難為這些運營商提供服務,不過公司一直在接觸,希望能找到合作的機會推出產品。
小米也許可以模仿一加和華為榮耀,在歐洲和美國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不過從小米高管的口吻來看,執行此計劃并不著急。王翔解釋稱,小米與運營商建立了聯系,公司不想破壞這一關系,另外,之前公司花了7年時間辛苦樹立品牌形象,在準備不足的前提下,如果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可能會破壞之前的成果。
以后小米可能要追趕中國競爭對手,對此王翔并不擔心,他說:“中國有句老話叫作:‘欲速則不達’。意思就是說你必須保持耐心,等待最佳機會出現。”
小米已經在美國銷售一些附件,比如電池、耳機、揚聲器、電視機頂盒,它還想將“Mi Ecosystem(米生態系統)”產品帶到更多的海外市場,比如自平衡車、電飯煲。
至于智能手機,小米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品是Mi Note 2,它支持37種無線電波段,幾乎覆蓋全球所有地區。王翔稱,小米每年至少會推出一款或者兩款全球化設備,到了某個時間點Mi Mix的后續產品也會參與進來。核心“米粉”如果想購買手機,還是要從非官方渠道購買。(來源:新浪科技訊/星海)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