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手機最后的戰場手機
據Canalys近日發布的2017年度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印度市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2700萬部,增長了12%。在印度市場排名前五名的廠商分別是三星、小米、OPPO、vivo、聯想。其中,三星出貨量約為600萬臺,占據了2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小米出貨近400萬部,約占14%的市場份額;vivo出貨量約為300萬部,占據10%的份額。值得一提的是,vivo的增長速度達到了36%。
為什么是印度?
通過對目前印度手機市場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前幾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影子。
印度的人口數量巨大,約為12.4億。相比國內市場而言,印度由于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原因,在智能手機發展方面一直處于落后狀態。但這也同時意味著印度的人口紅利巨大,據數據顯示,該紅利會從1980年持續到2035年(12億總人口中僅有2億多移動互聯網人口,且在飛速增長),具體來說,在印度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沒有手機,有手機人口中,接觸使用智能手機的也只有一部分,大部分人口仍為功能機,這就意味著印度市場資源需求非常強烈,且沒有市場資源辨識度,因此先入為主的企業容易搶占市場。
歐美市場不論是對專利的重視度,還是渠道的把控,相比來說都更“高端”一些。歐美國家的手機市場更希望和手機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比如運營商定制等方式。同時,歐美市場對于“利潤”的重視程度要更高于“性價比”。據數據顯示,2016年印度的人均收入僅為1533美元,在市場定位方面,國產手機的中低端產品更加適合印度,而美國則是目前全球手機利潤最高的市場。
僅僅是價格優勢嗎?
產品價格的優勢只是國產手機在印度市場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能讓國產手機企業短時間稱霸印度的市場的,更多的要歸功于國產企業“跑馬圈地”式的拓張。
和前些年在國內一樣,國產手機企業不僅霸占著印度市場的線上銷售渠道,甚至連電子市場里的小攤位也不放過,并將其作為整體布局的一個重要環節。
IDC印度高級市場分析師Upasana Joshi分析稱,“中國廠商極大推動了線下零售的增長,同時繼續統治著線上渠道。OPPO和vivo對線下渠道進行了大規模營銷投資,再加上其手機質量過硬,繼續撼動著印度傳統零售市場。”
印度智能手機行業的相關人士也表示:中國手機廠商對市場渠道的運營不僅勝過了三星和蘋果,而且勝過了印度本土的廠商。
iPhone呢?
如果說印度市場和國內市場比較相似,那么……iPhone呢?在報告中顯示,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在印度的出貨量排在第十。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產品售價,國內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不超過70美元,而iPhone的最低的售價也要超過該平均售價的4倍,也就是說,iPhone的產品定位和印度市場的消費能力并不匹配。另外,印度的移動設備進口稅率在去年由6%增加到12.5%,這導致了iPhone在印度的售價是全球最高的。
大浪淘沙,經過近些年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后,能留下來的國產手機品牌都是“名利雙收”,通過復制在國內的成功模式,這些企業在印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印度之后,未來的市場在哪里呢?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者:麒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