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在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兩次點名“海爾”家電
2017年5月10日,由中國工程院、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的2017智能制造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德國、美國的智能制造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協會、學會、新聞媒體等近300家單位5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作了題為“深入推進智能制造,加快培育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主旨報告,其中2次提到海爾。
苗圩部長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步入了發展的新常態,新舊動能的轉換任務重要而緊迫,發展智能制造是實現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與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有機結合的最佳途徑?!吨袊圃?025》已經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抓住智能制造這個核心必將會對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夯實實體經濟的根基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作為中國最早探索智能制造的企業,海爾無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全球引領之路。
縱觀當前中國制造的很多企業都在緊跟美德模式,把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集中在“機器換人”層面,但僅僅是單一技術和裝備的突破與應用,實際上并不符合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邏輯。工業互聯網不僅是設備本身的連接,還是端到端的連接,以及從設備、運營到業務系統的總體連接。海爾對智能制造的理解就是打通與用戶交互的全流程節點,實現從“定制交互”到“網器終身交互”,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COSMOPlat。
作為中國獨創的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它不是一次性的硬件定制,也不是簡單的定制交互,而是打通與用戶交互的全流程節點,實現從“定制交互”到“網器終身交互”。通過COSMOPlat海爾將用戶的需求連接起來,讓用戶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使企業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商品生產定制,進而大幅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對用戶終生價值的體驗滿足。
苗圩在提到當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時,特別提到海爾空調互聯工廠已經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制造新模式。而在5月8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在帶來“互聯網+”智能制造課題組參觀海爾時,稱在海爾看到了互聯網+工業的落地。
風行全球的著作《體驗經濟》一書曾預言:只需假以時日,超過一半的企業都將推出大規模定制業務。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生產模式,也是贏得全球競爭的必由之路。海爾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探索的COSMOPlat無疑已經搶占了先機。據悉,海爾COSMOPlat已成功申請自主知識產權89項,包括32項著作權和57項專利權。這其中,不僅包括研發、制造、采購、物流等信息化系統等全流程的軟件著作權,還囊括了智能設備、自動化集成、信息技術應用方法等技術創新領域的專利。
來源: 中國家電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