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冤情還是抱大腿?一個營銷“碰瓷者”的自我修養!營銷
最近公關圈、廣告圈好熱鬧,先是A&A Communication 公司聲討黃小廚侵權,再是80后創業者喊話丁磊求一條“活路”,看似“碰瓷營銷”的場景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碰瓷營銷”其實就是借勢營銷,往往是以維權或是借勢上位為目的。然而“碰瓷營銷”卻是門技術活,無論是合理維權還是純粹想借勢上位,都不是隨意喊喊話就能成功的,要想碰得精彩,碰出理想的火花,得先知道其中的幾個小Tips。
Tip1:抓住G點,說個好故事
碰瓷講究開宗明義,能用一句話引起人們的關注、并讓其將你準備好的故事聽完是關鍵,也是 “碰瓷”成功的第一步。切不可開局搞得過于復雜,特別是某些冷門技術公司,得說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一句話戳中大眾G點。
比如今日頭條,就是“碰瓷”的個中好手,去年張一鳴的一句“不做騰訊的員工”搏得叫好一片。本來去年今日頭條在數據上一直顯示著要趕超騰訊新聞的勢頭,不斷傳出今日頭條坐二望一,追趕騰訊的聲音。去年7月傳出騰訊投資今日頭條的消息,大家將信將疑之時,張一鳴直接站出來喊一聲:創立今日頭條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將這個話題推上行業熱門。
風口上的新興科技公司+拒絕收購話題,瞬間帶起行業解讀無數。張一鳴一副“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的氣勢,創業者的錚錚骨氣盡展無疑。多少創業者希望被BAT收購而不得,如今他們一看,咦張一鳴這小子有點骨氣啊,先給他點個贊,BAT也不是想收誰就收誰嘛,真是給我們創業者爭了口氣!當然如果這些看戲、解讀的創業者們,第二天就收到騰訊的橄欖枝,是歡喜接受還是硬氣拒絕,尚不可知,但這種打破行業現狀的做法,無疑是吸睛的一個絕佳方式。
成功獲取注意力之后,張一鳴又趁著熱度在央視財經等優質渠道給大家說了自己的故事,表明了不站隊的原則和創業情懷。大家又開始猜測,張一鳴不接受騰訊背后更深的原因是:給價低了?有更大的金主?還是張一鳴想攢著賣一波更大的?
無論是哪一種猜想,最后都指向了今日頭條最想看到的討論方向:今日頭條估值上升。今日頭條用一句反常的話,和一段目的明確的故事,成功完成這次“碰瓷”,達到了想要的效果,此時誰還會關心騰訊收購是真是假呢?
而另一個近期的案例,是前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黃小廚侵權事件”,以“方案費用我們不要了”開場引發好奇,再將黃小廚騙稿故事娓娓道來。這就是戳中了行業中存在的“騙稿”現象,乙方往往打落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而A&A Communication卻沒有選擇吃悶虧,立刻以一篇“控訴稿”在行業人的朋友圈獲得刷屏效果,特別是吃過虧的乙方同行,看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昔日怨氣都化為聲援。
最后這場口水仗并無定局,只能等法院裁決,但單從輿論效果而言,A&A Communication領先一分。
Tip2:理清身世,想好對策
在Tip1基礎上,還需要注意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要用于“碰瓷”的話題,自己是否占理?如果占理,自己的身世是否有什么攻擊點,是否存在可能成為擾亂戰局的因素?如果有,應對的策略是什么?想好這幾個問題,才能讓“碰瓷”更加流暢順滑。
還是近期的例子,80后創業者“毛巾哥”喊話丁磊求給一條活路,起因在于他品牌下的新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架到了網易嚴選,溝通一月未能解決,只能喊話維權。然而網易嚴選在被喊話后,立刻發文回擊,給讀者講了一個靠模仿起家的創業者故事,直指毛巾哥這是在碰瓷。
故事梗概是“毛巾哥”朱志軍在創業之初發過“貼牌”的財,做模仿別人的生意,目前號稱專注研發的毛巾同樣由孚日代工,再貼上“最生活”的牌。而孚日同時也是網易嚴選的供應商,在2016年與孚日開始合作,但對阿瓦提長絨棉毛巾的某些細節進行了改進,比如配色等,核心參數仍然沿用了孚日的原有設計。并且針對“G20專供”的說法侵權做了解釋:由孚日生產的這款毛巾在2016年成為G20峰會專供毛巾,網易嚴選網站的相關頁面上關于“G20專供同款”的表述符合事實,并未對其他品牌造成侵權。
本來是維權的,誰知道被“貼牌生意”的起底回擊打亂了陣腳,一個致力于研發的弱小創業者苦情戲似乎無法繼續下去了。“貼牌”的過去雖然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但在此次事件中“毛巾哥”應該有預警,如果這些過去被人翻出來攻擊應該如何應對。其實話也很好說清楚,“最生活”才是與G20簽約的品牌,與誰是代工廠商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貼牌”已成過去,根本不是這次事件的重點。
不得不說“毛巾哥”的喊話本身也存在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例如敘述過程增加了太多情懷化的敘述,重點不夠突出。有時候不禁要思考,如果網易嚴選挖出的那段故事由“毛巾哥”在一開始自己說出來,是否會顯得更真誠,從而使喊話更加可信?
網絡撕逼往往是誰引起了圍觀者情緒共鳴,誰就拿下一分,過去不夠干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掉進對手混淆視聽的陷阱里,而忽略了最占理的訴求點。畢竟沒有人規定誰曾經不太好,就會一輩子都不好,提前準備好對策才是王道。
Tip3:適時抖機靈,點到即止
前面的Tip更多的適用于文字來往,在一些營銷創意上,“碰瓷”其實也有非常多的優秀案例。適時的借競品的一些熱點或不足,用一些抖機靈的方式突出自身優勢,有時候可以憑借創意搏得看客一笑,提升自身品牌印象,甚至留下更大的解讀空間。
例如上個月摩拜單車一周年紀念日,刷屏的除了摩拜單車的周年慶活動信息外,還有來自對手小黃車的生日快樂祝福,并且嗆聲說沒有你在的一年里我很孤單,暗指自己才是共享單車的行業先驅。而摩拜單車立刻還擊,感謝祝福之余建議對手的機械鎖換個密碼,正中小黃車弱點。
一個生日引發的營銷大戰,由兩張海報開始,在圍繞兩家公司的各種解讀中獲得升華,無疑為小黃車和摩拜單車都帶來了一輪聲量。而這種抖機靈的“碰瓷”方式恰到好處,有些巧妙“心機”在里面,有趣之余讓圍觀者發揮的空間更大。
同樣的案例還發生在天貓和京東身上。在天貓沒有申請“雙11”專利前,京東仗著有自建物流,推出過一系列“快才痛快”的雙十一廣告,通過買個剃須刀、等到胡子滿臉才送到的夸張方式,對比天貓等其他平臺的第三方物流在大促期間配送慢等問題。在天貓的雙十一主場,暗暗嗆聲。
曾看到有自媒體預言,未來“撕逼”將是常態,從近期互聯網行業的一些聲明來看,“碰瓷”似乎也會越來越多,成為一種維權或者嗆聲的手段。但“碰瓷”并非耍無賴,也需要講究策略和創意,從而引發更大的營銷勢能,才是真正目的。這三點小Tip只是拋磚引玉,真正到了“碰瓷”現場,隨著局勢動態變化,還會有更多值得注意的小細節待總結,也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唄。
來源:MK營銷智庫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