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云“隨身病歷”預計全年目標用戶達千萬互聯網
面對凌亂難懂的“天書病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和診療效果。因病歷保管不當、遺失而造成的重復檢查也對本就緊張的醫護資源造成更大的壓力。若將病歷電子化并保存云端,患者將不再受時空局限,醫生也能更快更精準掌握病情并做出判斷,從而減少患者看病成本。
近日,中國平安首發的健康云“隨身病歷”,以電子健康病歷檔案管理為核心,攜手多家醫療機構,打造“互聯網+”新格局,構建全民醫療健康生態圈。
公眾對健康的追求,已經上升到對醫療體制、就醫環境、醫患關系等的眾多需求,互聯網對醫療健康行業的滲透無處不在。《互聯網醫療系列深度報告》指出:互聯網醫療的進一步發展依賴于“數據連接”。通過構建醫院數據接入及標準化平臺,平安健康云提供醫院管理和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應用服務。“隨身病歷”產品涵蓋電子病歷授權管理、家庭檔案管理、健康風險評估、信息安全與意外保障四大塊內容,為用戶提供專業、公正、智能的醫療健康信息與指導。
(圖1平安健康云攜手院方合作儀式)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指出,盡管近年來醫療技術在不斷提升,可是醫療服務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平安健康云“隨身病歷”不僅降低了由于患者資料不全導致重復檢查的概率,還能在病歷被不斷準確記錄累積的大數據上,為醫院在患者術后隨訪、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多可為之處。
患者可以在“隨身病歷”的產品中看到已就診的醫院名稱、病歷檔案,通過手機端與下一次治療的醫生進行檔案分享,并且可以在后臺提出希望哪個醫療機構能開通這項服務。同時,依托中國平安集團的金融級的信息安全云技術,該產品附帶相應信息安全和意外保險,為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圖2 平安健康云總經理倪劍文先生現場發言)
平安健康云總經理倪劍文表示,“隨身病歷”目前是一款免費產品,現與國內一百家多家醫療機構展開合作,處于試運行階段。今年三季度將正式上線,全年目標用戶將達到千萬級,醫療機構將拓展數百家。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指出,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蓬勃發展,使互聯網時代邁上一個新臺階。以大數據為代表的創新意識和傳統產業長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結合,將有力推動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發展,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中國平安將助力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成就健康隨身管理,以公正、專業、智能為宗旨,創造一個高效、安全的健康生態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