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總裁劉洪新:海信或再造一個千億級企業業界
10月25日消息,在海信集團媒體開放日上,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表示,“未來,海信的產業架構是由點到面的:從家庭到社區再到城市,這就是海信產業發展并最終合圍的路徑。以通訊產品和家庭智能終端為入口,海信將以技術聯通社區,服務于整個智慧城市。以智能交通、醫療電子、光通信等產業的未來前景和海信目前的市場表現計算,海信或將再造一個千億級企業。”這是劉洪新構建的海信藍圖。
據劉洪新介紹,今年1-9月份,海信B2B類公司銷售收入占比為27%,利潤占比達38%,與家電板塊構成了相得益彰的產業結構。受此帶動,海信集團同期實現銷售收入785億,同比增長6.53%,實現利潤53.6億,同比增長53.31%。不過,劉洪新仍自嘲:海信是一家又“笨”又“慢”的公司。
所謂“笨”,是海信不跟風、不投機、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專注技術的創新,追求穩定的業績和持續成長。所謂“慢”,是海信不走捷徑,發展的故事永遠波瀾不驚。
劉洪新表示,光通信器件已開始普及10G PON產品,但這項技術海信早在2008年就已研發成功,當今年開始普及8年前技術時,海信已突破了100G SR4光模塊產品的研發,并在5G產品上提前布局。
2003年,海信在產業最不景氣時候成立了光通信公司,那時,互聯網對帶寬還沒產生4G、5G巨大需求;1998年,又在私家車尚未普及的年代就開始涉足智能交通領域。 目前,海信光通信市場份額中國第一,接入網光模塊連續五年全球市場第一。海信城市智能交通連續七年國內市場第一,2012到2015年,國內億元以上的智能交通大項目海信的中標額占比42%。起步于2014年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在手術精準導航方面,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前列。海信商用空調,經過14年的發展與積累,其多聯機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市場份額位于第二,并在逐年提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