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用戶必須實名!凜冬將至,這些游戲商在瑟瑟發抖手游
作為互聯網消費的大戶——網游一直是眾多企業的心頭肉,想方設法地研發、代理多個類型的網游,并挖空心思地在收費模式、道具虛擬幣等上面創新,試圖讓網民心甘情愿地在網游中進行消費。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網游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休閑方式,但也帶來了眾多負面問題。因此,政府對網游的監管力度也是越來越強。
近日,文化部發布《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其中值得游戲商注意的有多個要點。首次明確規定網絡游戲虛擬貨幣、虛擬道具不能兌換法定貨幣、應要求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充值或者消費服務……在新一輪的政策壓力下,一場寒冬即將到來,而又有哪些廠商會瑟瑟發抖呢?
舊事重提有新意:實名制威力或倍增
在此次文化部發布的通知中,網游用戶必須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這一點其實有點算是舊事重提。畢竟在2010年6月份,文化部就出臺網游實名制相關法案《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當時就已經規定用戶在玩網游時必須進行實名制認證。但可惜的是,幾年時間過去了,所謂的網友實名制執行力度較低,并沒能真正全面展開。
對于用戶來說,讓游戲商掌握自己最基本的個人信息,總會有不安全之感。一旦實名信息泄露,將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更讓用戶無奈的是,很多網游都是小型游戲商推出或代理的。倒閉風險較大,對個人信息保護也不到位。此外,玩網游圖的就是爽快,進行實名認證的過程顯得比較繁瑣。對于游戲商來說,它們更不愿意接納實名制。實名制的實施意味著用戶有可能流失,對游戲本身的趣味性也沒有提升。出力不討好的事兒,游戲商自然不愿意去做。
但此次文化部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推行網游實名制。因為不實名的話,會有可能導致用戶權益受損、未成年人沉迷網游、游戲商利用封測/送碼等形式逃避檢查。實名制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促進網絡游戲公開、透明、理性消費,保障用戶特別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而為了讓網游實名制落地,文化部還將加強對網游運營環節的事中事后監管。可以預見的是,此次網游實名制絕不只是說說而已。
人民幣戰士或減少部分游戲商面臨凜冬
其實就我來看,網游實名制并不會影響普通用戶的游戲體驗,影響最大的是所謂的“人民幣戰士”。雖然在網游中一擲千金的人與眾多普通用戶相比,始終只是極少數,但他們卻貢獻了游戲商絕大部分的收入。而國人講求的是“財不露白”,網游必須實名制后,將會讓這些土豪用戶心中多有疑慮。不管是消費、充值的頻率,還是數量,都有可能降低。
此外,部分“人民幣戰士”有可能是花的非法所得。一旦實名制之后,對這些“人民幣戰士”影響最大。此前就有報道稱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經管站副站長朱成宏對一款網絡游戲上癮,不惜高價請人代練游戲,甚至只要有外地網友來交流心得,他還全包所有費用,最終挪用264萬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而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城市管理局戶外廣告管理科原科長丁鑫砸在網絡游戲上1500萬元,其中貪污、索賄近700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上面這些只是極端的例子,他們瘋狂的在網游里撒錢卻直到很長時間后才東窗事發。如果網游實名制嚴苛執行,有可能會在早期就被發現。從這個角度看,網游實名制其實充當了一道審核大閘的作用。
在網游實名制硬性實施后,“人民幣戰士”人數減少、消費金額縮水,必然會導致部分游戲商面臨凜冬。尤其是對于那些小型游戲商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但對于網游公平性而言,自然是極好的。
積極應對游戲商別再做發財夢
此次文化部可謂是重拳出擊,除了實名制外,還規定游戲商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充值或者消費服務。也就是說,不實名一切都免談!那些游客登錄也能玩的網游,將遭到重創。總的來看,這次游戲商是躲不過去了……
實名制之后,肯定會對游戲商造成不利影響。但也要從正面角度去考慮,更公平的游戲環境無疑會加深用戶黏性,有利于網游市場未來長期發展。而目前游戲商要做的就是積極應對,將發財夢放在一邊,切實將應盡的職責落實下去。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