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余承東:華為目標全球第一 未來會推全面屏手機手機
華為P10系列在今年MWC上首發一個月之后,這款徠卡雙攝手機的國行版本價格正式被公布,其中P10售價3788元起,P10 Plus售價4388元起。
P10取消32GB版本 價格上漲有壓力
如果對比去年華為P9的售價,可以看到今年P10直接取消掉了32GB版本,4GB+64GB版本的價格對比P9上漲了100元,P10 Plus的6GB+64GB版本價格上漲了400元。
其實從去年年底開始,由于匯率波動以及元器件采購價格的上漲,包括小米、魅族、樂視、360、nubia等手機廠商紛紛開啟了漲價模式。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P10不僅是成本上升了,而且在性能上也有增加,64GB版本相比競品價格更便宜,華為希望P10直接和蘋果iPhone 7競爭。至于2000元左右的市場主要是依靠華為nova去覆蓋。
余承東坦言,手機行業整體價格上漲厲害,包括內存、屏幕在內的成本都在上漲,所以對于廠商而言,成本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壓力的。華為手機肯定還是存在利潤的,因為沒有利潤就不能支撐產品的研發。
至于一些舊款機型,比如之前的華為P8、華為P9、Mate 8、Mate 9,一般都會等新品發售后再繼續賣兩年,余承東表示Mate 8和P9都不會盲目調價,以此讓消費者認為產品本身是保值的。
官方數據表明,華為P9的銷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臺。而余承東表示未來華為P10的銷量也肯定會超過千萬臺,但具體數字還是需要市場去證明。想要實現這個數字,華為內部需要經歷一個爬坡過程,首先降低各項運作成本,降低內部流程成本提升效率,最終增加產能。
與徠卡的合作將持續 未來推全面屏手機
一年前,華為首次在P9上與徠卡正式合作推出雙鏡頭手機。之后是華為Mate 9。華為P10算是雙方的第三次合作了。
余承東透露,未來華為與徠卡的合作將會是長期的,拍照是手機的一項重要功能,與徠卡合作對華為提升拍攝水平和改善用戶拍攝體驗有很大幫助。不過當問及具體的合作費用時,余承東表示并不方便透露。
華為Mate 9和P10采用的是徠卡2.0技術,而這次P10也是首次讓前置鏡頭也開始支持徠卡標準。同時在功能上增加了全新的人像模式,類似于蘋果iPhone 7 Plus的長焦鏡頭拍攝的人像模式,可以通過藝術效果實現背景虛化并附帶10級美顏模式。
在創新領域,除了和徠卡合作之外,華為也在積極部署下一次創新。面對如今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全面屏手機,余承東透露華為也會做推出類似的產品,但目前正處在思考如何讓全面屏的整體體驗有所提升。
手機色彩大戰一觸即發 綠色女性用戶更喜歡
曾經智能手機在顏色上非常單一,多數智能手機只是提供黑色或者白色的配色。而2013年蘋果iPhone 5s的推出開始讓土豪金成為業界追捧對象,之后蘋果又陸續帶來了玫瑰金、磨砂黑以及亮黑配色。
有人說2017年是智能手機的又一次色彩大戰,而這次華為發布的國行版P10帶來了6種配色,其中包括相對稀有的綠色、藍色。
面對華為在顏色選擇上的策略,余承東表示科技還是以人為本,顏色作為時尚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顏色并不是核心提升消費者的體驗。華為P10這次增加了一些時尚性的元素,除了顏色,也涉及拉絲工藝、甚至鉆雕工藝。
余承東對媒體回應了為何這次華為P10主推綠色,其實這是華為和顏色調研機構潘通合作推出的新配色,同時內部調查也發現很多女性用戶更喜歡綠色,綠色是今年的流行色,因此華為想要給用戶更多個性化選擇。
服務和生態體系上與蘋果仍有差距
智能手機發展至今,硬件規格相比前幾年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在硬件無法大幅度拉開差距的前提下,軟件與服務就是贏得用戶的關鍵所在。
余承東提到,安卓與蘋果唯一的差距就是生態體系,華為目前在服務和生態體系上與蘋果還是有些差距,未來希望通過提升服務和生態布局,與蘋果站在相同的陣營上。
目前華為相比競爭對手的優勢在于移動支付、更安全的云服務以及芯片研發。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部總裁蘇杰告訴騰訊數碼,智能手機云服務在國內的現狀主要是兩方面,首先是用戶在云端存儲照片,如果計算數量,大概是750億張。
另外就是包括應用市場、視頻、閱讀、音樂、甚至查找我的手機等基于云端的服務,目前華為已經做得比較完善了,接下來要提供全球云服務,難度會比國內更高,因為國外的標準法更嚴格。
在芯片上華為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優勢,此次華為P10搭載的是和Mate 9一樣麒麟960芯片。余承東介紹芯片部分的業務時稱芯片核心算法是華為的優勢。華為內部有2012實驗室專門做針對未來產品技術的研究,不只是芯片,還有通信技術、算法技術、云服務智能推薦甚至是人工智能。
“未來華為的目標是要做世界第一,在中國的高端市場,能夠跟蘋果競爭的,將只有華為!”余承東這樣總結。
來源:騰訊數碼訊/汪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