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高端市場 華為靠“雙旗艦”這張關鍵牌手機
繼華為Mate9系列發布之后,華為再次推出了發力中高端市場的華為P10/P10 Plus,至此華為Mate系列+P系列的雙旗艦戰略越來越明晰。
走向高端,華為手握兩張王牌
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國產中高端手機,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幾乎所有數得上的國產手機廠商都有中高端產品發布。但是,長久在中低端手機市場廝殺的國產手機廠商,由低向高攀登,險阻甚多,很難一蹴而就,華為手機的高端化進階之路就是經典案例。
2011年,華為開始從運營商市場向公開市場轉型,由于過度依賴運營商,無法直接向消費者打品牌,華為只有不到3%的品牌知名度。
2013年,華為提出精品策略,砍掉80%以上的機型數量,不玩超低端手機,專注品牌和利潤。在這一年,華為P6推出,以“美是一種態度”的格調,讓業內人士刮目相看。
2014年,華為又推出“君子如蘭”的P7和更高價位的Mate 7推出,兩者最終全球出貨量都超過了七百萬臺,華為逐漸在3000元價格檔站穩腳跟。
此后兩年,華為向高端進一步進擊的姿態更加明顯,在中高端產品先后推出P8、P9、Mate 8、Mate 9等系列,這樣一種穩扎穩打、逐步提升的策略,讓華為在高端之路上越走越遠。
數據顯示,2014年,華為總出貨量為7500萬部部手機,而定價高于300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機占了總出貨量的僅為18%。而在2016年,在1.39億部出貨量中,華為中高端產品占比已達到55%,產品平均價格區間集中在2500至4000元之間,主要機型集中在P、Mate兩大系列。至此,華為Mate系列+P系列的雙旗艦戰略越來越明晰。
華為Mate系列+P系列雙旗艦戰略背后,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對高端市場做一細分。在P10發布會上,余承東介紹,Mate系列和P系列是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和人群定位:Mate系列定位商務人群,主打長續航、高性能和超大屏;P系列定位年輕人群,主打時尚設計、萊卡雙攝。
最新發布的P10/P10 Plus,華為繼續深化與徠卡的合作,提升品牌溢價。與上一代相比,P10后置主鏡頭為1200萬像素彩色+2000萬像素黑白的徠卡雙攝鏡頭,Plus版本還引入了Summilux徠卡高端鏡頭,擁有F1.8大光圈;值得一提的是,P10/P10 Plus在前置也采用了徠卡鏡頭。
余承東透露,未來華為與徠卡的合作將會是長期的,拍照是手機的一項重要功能,與徠卡合作對華為提升拍攝水平和改善用戶拍攝體驗有很大幫助。
從銷量目標到追求利潤指標轉變
在大大小小的發布會上,余承東不止一次喊出“華為品牌要超過三星和蘋果”的豪言。當然,老余敢這樣說是有數據支撐的,在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報告中,華為以1.39億部的銷量僅次于三星和蘋果,排名全球第三。
在P10發布會上,余承東依然將蘋果iPhone作為對標對象,稱在屏幕、電池、通信等功能上拿P10都只懟iPhone7,并表示多項指標都“甩三星、蘋果幾條街”。
雖然在銷量和產品創新上華為已經具備了挑戰三星、蘋果的實力,但利潤低是華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手機行業的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蘋果的利潤為449億美元,占手機行業總利潤的79.2%,三星獲得了83億美元利潤,占行業總利潤的14.6%,蘋果與三星占手機行業總利潤的93.8%;華為手機去年的利潤是9.29億美元,為行業總利潤的1.6%。
任正非對華為智能手機的盈利水平并不滿意。在2017年1月17日華為消費者BG年度大會上,任正非談到“華為不允許再說‘滅了三星,滅了蘋果’之類的話,華為要在利潤和服務水平上超越蘋果,而不是銷售臺數。”
提升價格不失為一個直接的辦法,可以看到,華為P10的起跳價格已經接近4000元,而P10 Plus版首次跨入5000元檔,這說明華為正在努力拓展利潤空間。
目前,華為手機的ASP(平均銷售單價)從2014年的176美元上漲到2015年213美元,2016年再增加到218美元,接近三星的220元美元,而蘋果的iPhone則高達694美元。
除了提升價格,華為還希望通過云服務這一產品附加值來提升利潤空間。在本次P10/P10 Plus的發布會上,余承東還重點介紹了華為終端的云服務。
據了解,華為終端云服務主要是針對華為手機用戶提供軟件、應用等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業務部門。目前,華為終端云服務全球移動用戶數高達2.1億,華為應用市場累計用戶數已達6億,應用下載量達450億,同比增長157%。開發者數量達22萬,同比增長82%,合作伙伴獲得了28億的分成收入。
華為P10 Plus版已經初探到5000元檔,已經進入到三星、蘋果的“勢力范圍”,免不了一場正面較量,接下來就要看華為如何深挖用戶需求,打好“雙旗艦”這張關鍵牌。
【來源:飛象網 作者:高靖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