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和內容都同質化:今年彩電離春天有多遠?家電
沒有迎來新的春天,卻意外遭遇"倒春寒"的中國彩電企業,注定在2017年的日子不好過,市場很難干。
電視出口量2月份環比降幅超過6成,內銷量2月份同比減少1成多,這還是在今年2月沒有春節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績。實在讓很多彩電企業頗為難堪。
來自中怡康的監測數據:今年前2個月,彩電線下線上同比下跌超過15%,如果扣除線上增長,線下市場下跌超過20%。來自奧維云網的監測顯示:1月份彩電全網銷量同比下降2.4%,2月份全網銷量同比下降12.4%。
這是可以監控的零售市場,在看不見的農村,以及工程等商用市場上,彩電行業的表現更為慘淡。這一糟糕市場局面的背后,則是整個中國彩電產業在過去幾年遭遇硬件同質化挑戰之后,又快速陷入內容同質化的新泥潭。面對今年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格局,必須要站在新的起點上,重新出發。
壹
硬件同質化早已是彩電業不爭的事實。最終幾年來,圍繞OLED、量子電視,以及激光電視,甚至是人工智能、背光分區等一系列顯示技術,共同發起對硬件同質化的破局。
但是液晶電視至今仍然高居彩電市場99%的份額,OLED和激光顯示均屬于遠水難救近火;量子點、背光分區以及4K、HDR,甚至是曲面,都是基于液晶面上的改良和革新,而且都屬于通用性技術,各家企業的差異化都不大,這也就意味著沒有獨享性。
內容同質化沒想到會來的這么快,這也超出大量互聯網電視品牌,以及傳統電視巨頭預期的事實。目前整個視頻內容網站的整合正在資本撬動下,快速推進。
阿里系、百度系和騰訊系三強,正在悄然領跑。而受制于資金問題,樂視、搜狐、PPTV等大量視頻網站已被擠出一線陣營,很難靠自身的力量占據視頻內容的一方霸主地位。八大互聯網電視內容牌照牌商則依托自身的電視臺資源和力量,也成為雄居一方的霸主。
在視頻內容方高度集中化的背景下,任何電視企業都不具備獨享優勢,都面臨著要靠自身的用戶運營能力去整合內容。
貳
當前,對于整個彩電產業來說,要想繼續靠規模增長驅動,幾乎沒有可能。當然,少數企業還可以通過資本收購,或者逆勢殺價等手段,通過淘汰對手的方式謀求規模增長。但這并非整個產業的未來出路。
透過今年3月以來各大中外彩電巨頭,以及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一系列市場營銷和產品推廣動作來看,產業競爭似乎又回到新的原點,機會似乎又重新回到硬件產品上。只不過手段和方式出現新的變化。
無論是三星、TCL相繼發力大屏曲面和量子電視,還是小米、長虹同時聚焦人工智能電視,或是海信、康佳、樂視等同時關注背光分區、HDR、8K等顯示技術,或是索尼和創維的OLED野心,其實中外彩電巨頭和互聯網企業在今年的"自救"路徑已經非常清楚。
那就是整個彩電產業全面回歸電視硬件平臺的微創新、微升級上,重新做好硬件這篇大文章,從而擴大智能電視運營平臺的用戶規模,逐步推動硬件與內容雙驅動體系的能力建設。
過去幾年,在互聯網電視品牌帶動下,中國彩電在陷入硬件同質化后,迎來一輪內容百花齊放、平臺百廢待興的新起點。可惜好景不長,大量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內容牌遭遇來自中外彩電巨頭的正面挑戰,雙方一度陷入"軟硬兼施"的惡戰之中。如今又重新回到硬件較量的原點。
如今隨著大量彩電企業在2017年站到新的起點,并重新回歸硬件品質之戰,表明整個產業不分傳統陣營、還是互聯網陣營,都將迎來一輪持久消耗戰大考!
作者:何聲 來源:百度百家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