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絕地求生》就像超級英雄電影,獲得年度游戲提名太荒唐手游
被譽為“游戲界奧斯卡”的TGA主辦方日前公布了今年TGA各大獎項提名,在“年度游戲”候選作品榜單中,《絕地求生:大逃殺》獲得提名引發了巨大爭議。海外游戲媒體USGamer作者Kate Bailey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態度鮮明地指出,她認為《絕地求生》獲得年度游戲獎項提名“是個糟糕的主意”。以下是手游那點事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整理編譯。
這件事(《絕地求生》獲得TGA年度游戲獎項提名)讓人震驚,因為雖然《絕地求生》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份,開創了一個全新品類,但從技術層面來說,它仍然處在“搶先體驗”Early Access階段。《絕地求生》缺少攀爬等關鍵功能,Bug很多,到目前為止還只有一張地圖?!督^地求生》顯然是一款半成品,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辦的邀請賽中,某個玩家甚至死于一次Bug。
為什么像這樣一款還沒有發布完整版本的游戲,卻能夠得到年度最佳的提名?
這個話題在推特、Reddit甚至USgamer的Slack頻道里都引發了網友激烈辯論。筆者的同事Caty支持《絕地求生》獲得年度游戲獎項提名,理由是一旦某款游戲能夠被人們購買,那么它就有資格參與評選。但我的觀點恰恰相反:如果一款游戲還沒有得到任何一家主流網站的評測,它就不能獲得年度游戲獎項的提名。
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筆者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絕地求生》不應當參與年度游戲的評選。“在Early Access階段,很多事情可能發生巨大變化。《絕地求生》當然很火爆,但它也許會遭遇問題。也許人人都討厭游戲的新地圖,也許有人會找到破壞游戲平衡的辦法,也許它只能風靡一時,甚至PlayerUnknown(注:《絕地求生》創作者)本人也許某一天會說,‘我已經決定放棄《絕地求生》的開發,抱歉。’”
很多人同意我的看法。一名玩家提出質疑,“一款尚未完成、只有一張地圖,除了賭博箱子式的微交易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特色內容,并且就像許多游戲的換皮作品(《方舟:生存進化》)《DayZ》的游戲能否贏得年度游戲大獎?當然。為什么不呢?讓我們繼續鼓勵這種模式吧。”
另一名玩家寫道:“我認為如果我們回顧2017年的游戲行業,應當談論這款游戲,但它還沒有展示最終狀態。在去年,兩款參與年度游戲獎項角逐的多人網游《守望先鋒》和《火箭聯盟》都是已經開發完成的游戲,雖然后續又推出了更多內容、角色、模式等等,但當這兩款游戲發售時,核心體驗都已經相當完整。”
某些玩家之所以認為《絕地求生》有資格獲得年度游戲獎項題目,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游戲始終處在變化之中,所以Early Access游戲和完整游戲之間的差別并不重要;《絕地求生》是今年最火爆的游戲之一,在評選年度游戲時不能不考慮它;既然你能購買《絕地求生》,那么它當然可以參與年度游戲的評選。
當代游戲的內容確實經常發生變化,但筆者仍然認為,我們應當在Early Access游戲與完整發布的游戲之間劃清界限。就現階段來說,《絕地求生》尚不是一款“完整”游戲,而更像是一款處在Beta版本的作品,我們怎么可以考慮將它作為年度游戲獎項的候選者?
與此同時,我認為如果將TGA評選的“年度游戲”視為2017年最佳游戲,那么《絕地求生》也不具備候選資格。許多人說應當考慮《絕地求生》,原因是它的銷量超過了2000萬份,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么《使命召喚》《FIFA》也應當獲得年度游戲提名,而(高票房的)超級英雄電影應當包攬奧斯卡大獎的最高榮譽……坦率地講,我并不認可將銷量視為評價游戲質量的標準。
作為一款游戲,《絕地求生》確實為玩家帶來了獨特體驗和新鮮感,但正如筆者在前文中所說,這款游戲里的Bug太多,還缺少一些關鍵功能。Early Access游戲和完整游戲有區別,而這也正是前者不會得到媒體評測的原因。
【來源:譯/手游那點事Kev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 以玩家的角度來談一談 選擇吃雞手游我們究竟看重些什么?
- 相比于今年Q1網易手游已下滑30% 吃雞能否挽回頹勢?
- 不是你選擇了吃雞,而是吃雞選擇了你--絕地求生類的大眾化和戲劇
- 《絕地求生》正在成為一些賭博網站的新目標,日收入可達數千美元
- 當國內廠商都在“吃雞”,他們get到吃雞手游化的正確姿勢了嗎?
- “吃雞”如火如荼 先驅們已經淪為了市場培育者
- 一場“一邊倒”的人機對抗:《星際》到底比圍棋難在哪兒?
- 解析:騰訊 2017 第 3 季度業績報告中的 App Annie 數據及市場熱
- 窮困潦倒、放棄逼格:其實,海外游戲開發者比中國廠商過得慘得多
- 百億點擊國漫改編手游,《中國驚奇先生》絕不只是“漫改”那么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