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夏普西門子的低價格戰是慢性自殺 家電
洋品牌但凡在中國家電市場選擇降價促銷、打低價格戰,就是走向毀滅的開始。要知道,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就是價格貴、品牌有質感。很多中國消費者對于洋品牌的認知,是價格越貴越好,絕不是越便宜越好。
最近幾年來,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先是西門子在白電和廚電行業,隨后則是夏普在黑電行業,相繼發起一場以“洋品牌本土價”為核心的價格促銷。其中西門子家電“只做不說”,在終端采取靈活的價格競爭策略;而夏普則是“邊做邊說”,公開宣布采取“高貴不貴”的經營策略,要將曾經的日本高端品牌拉到中低端市場的泥潭中。
其中西門子冰洗和廚電,主要是受到卡薩帝、方太、老板等同行的擠壓,直接在終端降價促銷,通常以六折、七折等折扣方式,終端攔截用戶和市場。當然,西門子家電并未公開宣布采取降價策略,只是以更靈活的價格搶奪市場。由此,帶給消費者的感覺,西門子家電作為洋品牌價格很親民,只不過橫向比較后會發現,西門子價格有點亂,不同賣場和渠道購買的價格差異很大。
夏普則較為直接,甚至有點公開赤裸裸、迫不及待。在新東家富士康入主之后,夏普電視便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開啟一場”低價救市”游戲。如今,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甚至直接給予夏普品牌“高貴不貴”的品牌新定位,試圖將日本夏普曾經帶給中國消費者的高貴品牌印象,以便宜的價格搶奪市場。
實際上,過去幾年來受到夏普的持續巨虧,其在中國彩電市場的競爭力快速下滑,網絡覆蓋和品牌影響力主要集在上海等區域市場。雖然“低價手段”可以在短期內搶奪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洋品牌的低價格戰就像一針“興奮劑”,在短期的1年,甚至2年內達到銷售增長目標。不過這種增長完全沒有后勁和可持續性,沒有支撐。一旦消費者認為這就是便宜貨,很快就會拋棄。
當然這種情況不只是在中國市場上的中國消費者獨有的,在很多的歐美國家和市場上,消費者同樣如此:品牌的價格賣的越貴,認知度越高;一旦洋品牌選擇降價,那就是加速市場發展的下挫。消費者就會果斷而無情的選擇拋棄。
這種教訓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太多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G家電,當年走的就是所謂“洋品牌國產價”的性價比路線。后來自己開始革命,開始推出一等戰略,實施高端路線。最終結果就是“雙輸”,輸了市場,輸了品牌。如今LG在中國家電市場,早就沒有了洋品牌的光芒,徹底淪落為市場跟隨者和邊緣者。無論是在黑電,還是白電,都無法獲得中國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正面的案例同樣存在。就拿今年以來頻頻引發社交媒體刷屏的索尼100吋電視事件來說。索尼一臺100吋液晶電視要賣到近50萬元,但是想買的人卻不少,就算要多花2萬元才能將這臺大電視搬進客廳,也無所謂;但是,如果這款電視索尼降價到10萬元,局面就大大不同。至少,微博大V王思聰就不可能會主動曬出其是索尼100吋電視全球第一臺用戶,拿來炫耀。因為,洋品牌對于很多家庭和用戶來說,還是一種身份、地位和階層的象征。
由此,對于當前正在謀求海外市場擴張,希望在海外實施品牌化崛起的中國企業來說,一定要“防微杜漸”。千萬不要再通過以低價格、便宜貨搶市場的老招術,而是要強化并突出以產品和技術為支撐的品牌化經營戰略。同時還要賦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價值內涵。
來源:百度百家 作者:楊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