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游在韓遇冷?單款產品Google play半年收入不足一億手游
Google Play為韓國第一大應用商店,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進入Google Play暢銷榜TOP20, TOP10內的中國手游,同比2016年上半年,數量稍有增加。兩年同一時期各款游戲在Google Play暢銷榜內的平均曝光次數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測韓國手游市場的中國手游競爭力也差不多。
我們先來看看2017年上半年,韓國手游市場的概況,2017年上半年韓國手游市場新游數量7,548款,與去年上半年新游數量差不多(2016年上半年新游7,378款)。同比去年,2017年上半年新游中,模擬、冒險以及動作三個類型的游戲數量明顯增長,共占比47%。但是動作類游戲中也包含了多款ARPG類游戲,所以在韓國RPG類游戲仍然維持冠軍寶座。
再來看看韓國手游市場的中國手游概況,2017年上半年韓國手游市場內中國手游數量同比去年,2017年上半年韓國手游市場的中國手游數量增長31%,這表明對于中國游戲而言,韓國手游市場仍然存在魅力。
2017年上半年韓國手游市場的中國游戲類型比例如何呢?中國游戲類型依次以RPG,策略和動作類游戲為主,共占比87%。特別是RPG類游戲,占比63%,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長11%。
以進入Google Play TOP20的中國手游為基準統計,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15% (大概2億人民幣),表明在韓國手游市場想要維持好的名次有一定難度。其中,2017年上半年中國冠軍游戲的收入不振是導致總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2016年上半年的中國游戲TOP1,2分別是“六龍御天”,“劍魔之戰”,這兩款游戲的收入總額達到1.8億人民幣左右。但是2017年上半年的TOP1,2“永恒紀元”,”黎明之光”的收入總額卻只有1.1億人民幣左右,下降約37%。
2016年上半年,大部分中國游戲發行商是中國本土公司或是在韓國有分公司的中國公司。可是今年的情況稍有變化,韓國發行商越來越多,中韓發行商比例達到約5:5,這樣的情況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營銷費用的增加。近年來韓國手游市場發展很快并且進入了成熟期。暢銷榜內TOP5基本都是上線很久的游戲,因此新款游戲獲取用戶越來越難,所以推廣費用也會相應上升。這樣的情況加大了中國開發商的負擔,所以他們考慮通過韓國當地發行商運營。
韓國發行商的需求韓國國產游戲的開發費用逐漸升高,對韓國發行商來說發行中國游戲是一個有性價比的方法,因此他們開始積極尋找中國游戲。另外,韓國市場也以大牌公司(Netmarble, NCsoft和Nexon等)為中心,所以中國開發商在開拓韓國市場時相對臺灣和東南亞市場會更加困難。中國領軍游戲公司騰訊和網易也通過韓國發行商邁入韓國手游市場。(比如”王者榮耀”和”陰陽師”)2017年上半年位于暢銷榜前列的中國游戲,發行商變化比較明顯。2016年上半年Google Play暢銷榜TOP20內平均一次以上曝光的中國游戲共7款,通過韓國發行商發行的游戲只有一款。今年上半年Google play暢銷榜TOP20內平均一次以上曝光的中國游戲共8款,而通過韓國發行商發行的游戲為6款,這樣的趨勢可能會繼續保持。
結論
韓國手游市場已經到達成熟期。Google Play暢銷榜TOP游戲排名變化不大,它們的運營能力和經驗越來越豐富,因此新款游戲獲取新增用戶的難度逐漸升高。總體來看呈現運營費用上升,收入額減少的局面。所以現在如果考慮在韓國發行游戲,就需要考察預計發行游戲的類型的相關韓國市場規模。通過這樣的分析來調整目標收入以及運營投放費用,然后再決定是否自行發行或者與韓國發行商合作運營。
【來源:上方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