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資本青睞 國內體育游戲為何一直不溫不火手游
當前,盡管中國的游戲市場已經較為成熟,手游市場也成為未來重點發(fā)展之勢。但體育游戲的腳步似乎有點緩慢。與世界市場上火熱的體育游戲相比,國內體育游戲市場稍顯冷清。
隨著政策的帶動和那些看好體育游戲潛力的行業(yè)巨頭們以及投資者們的介入,不少國內游戲產品開始展露頭角。在App Store暢銷榜上可以看到FIFA、中超、NBA、街頭籃球等體育游戲,這些游戲或許與那些體育游戲常青樹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卻也讓不少躊躇滿志的廠商看到了新的希望,全力追趕的中國體育游戲逐漸開始有所起色。
屢獲資本青睞體育游戲優(yōu)勢何在?
其實,體育作為一種天然優(yōu)質的IP資源,一直是各大廠商爭先贊助和投資的對象,而作為體育產業(yè)的關聯(lián)產品,游戲與體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借助體育IP,體育游戲永遠有著自己獨到的優(yōu)勢。
第一,極長的生命周期。這對一款質量優(yōu)良的、備受歡迎的體育游戲來說從來不是難事。
第二,與玩家之間天然的聯(lián)系。一般來說,體育游戲的核心玩家往往是那些體育IP的粉絲,而體育游戲的存在,無疑可以幫助玩家建立起與賽事內容、球隊、球星之間的全方位的情感連接,讓玩家在虛擬世界中體驗到成為自己偶像或掌握自己喜歡的隊伍,即便是最差的隊伍,也能取得世界冠軍的快感。體育游戲的存在,正是玩家與體育IP之間的天然橋梁,滿足玩家對體育賽事的情感需求。
第三,與體育IP的自然聯(lián)動。體育游戲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與體育IP進行線上線下的同步營銷。
第四,豐富的體育IP帶來多樣化的體育游戲產品。無論是足球、籃球、橄欖球,還是網球、高爾夫球、曲棍球、桌球、冰球,甚至是非常規(guī)的摔跤、滑雪、F1方程式賽車、環(huán)法自行車賽、鐵人三項等,品類豐富的體育IP在滿足不同玩家不同需求的同時,更是為游戲廠商開發(fā)游戲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也為游戲提供了廣泛、固定且充滿潛力的玩家群體。
入局者眾顯著者寡 原因何在?
現如今,雖有越來越多入局者相繼開發(fā)、發(fā)行了不少體育游戲。但是,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高昂的游戲技術開發(fā)成本,導致目前市面上的國產體育游戲多數采用卡牌類或模擬經營類玩法,自然很難吸引鐵桿粉絲的青睞。同時,由于投入不夠,不少體育游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游戲體驗不如現實精彩,游戲設計難與經典游戲相提并論,游戲平衡性不足等因素,也導致目前國內體育游戲入局者雖多,卻爆款極少。
除此之外,既然是與IP聯(lián)系密切,體育游戲自然面臨著IP授權及游戲時效性的問題。
首先,部分體育游戲涉及到IP授權,不是你想開發(fā)就能開發(fā)的。與現實世界關系緊密的體育游戲,必然受諸多不可控因素影響,無論是體育賽事還是俱樂部、球星、球員等,都必須考慮在內。其次,體育賽事賽季有長有短,更是追求時效性,也間接導致部分游戲的壽命受影響。
目前,就國內來說,優(yōu)質體育IP資源有限,意味著可開發(fā)利用的空間也有限。在體育與游戲聯(lián)動的大浪潮中,國內有限的IP資源早就被一搶而空,這也導致國內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像KONAMI、2K、EA等游戲廠商出品的頂級體育游戲產品的出現。
前景雖好 入局者需謹慎前行
早在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又被稱為46號文)就明確提出,未來國內體育產業(yè)總產值將達到5萬億目標。這一利好政策讓不少游戲廠商及投資方看到了希望與機遇,尤其是體育IP對游戲的授權經營,體育和游戲產業(yè)結合產生的市場潛力,更是讓不少入局者雀躍不已。
此時,入局者應該謹慎前行,結合國內需求,將體育IP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需要體育游戲兼顧“體育”與“游戲”兩大元素,對體育IP的內涵做到原汁原味的同時,還需要滿足玩家對游戲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成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并能成功的做到這兩者的融合。
只有耐心對待體育IP,最大可能的發(fā)現并保留體育IP的精神內涵;多多學習經典體育游戲產品的制作發(fā)行,從中汲取成功必然因素。才能真正做出適合國內玩家的體育游戲產品,國產體育游戲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崛起。
【來源:上方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