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bik:2017全球手游市場報告之日本篇手游
開篇語
據Newzoo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游戲市場規模預計達108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8%,移動游戲(包括平板和智能手機)方面,市場規模占整體游戲市場42%,占比最大,約457.38億美元,預計2018年,全球手游市場規模將達到521億美元,也將會是所有平臺中,游戲規模增速最快、市場規模最大的游戲平臺。
亞太地區一直都是全球游戲市場的領頭軍,Newzoo數據顯示2017年亞太地區游戲市場規模約512億美元,占全球市場最高份額約47%,年增長9.2%,日本作為全球一個極為特殊極具特色的游戲強國,作為亞太地區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游戲市場,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全球游戲、手游產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樣在未來亦會大放異彩。
2017日本手游市場畫像
手游人口突破5000萬 市場規模整體占比超60%
數據來源:Newzoo/Chartboost
據Newzoo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約1.3億的人口中,游戲人口高達6800萬。
日本智能手機用戶約6300萬,普及率約50%,其中移動游戲玩家為5400萬,Android平約67%、iOS 用戶占30%左右。
據Chartboost數據顯示,日本Android & IOS 平臺平均CPI分別為2.28美元、3.06美元。其中iOS 平臺,角色扮演類游戲CPI最高,約3.7美元,教育類最低,約2.4美元。Android平臺方面,策略類和賽車類CPI最高,均在3美元左右,博彩類最低,約1美元。
日本2014-2017游戲&手游市場規模
數據出處:Fami通/Newzoo
對于日本整體游戲市場,近幾年來主機市場規模逐年減少,手游市場整體規模則在持續擴大,同全球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游戲市場獨樹一幟,表現為手游市場為主,主機和 PC 端游市場居次的特點,近年手游市場規模占游戲市場比重基本超過60%。
根據日本Fami通白皮書數據顯示,日本2014-2017游戲市場&手游市場規表現模持續增長,14-15年整體游戲市場規模增長15%,其增長主要得益于手游市場規模大幅增長,手游市場規漲幅高達30%;15-16年游戲整體市場規模增長2%,手游市場規模增長3%,較去年同期增幅均有下降,也是同年,日本手游市場規模被中國首超,退居第二;預計16-17年游戲整體市場規模增長13%,手游增長5%,整體而言,目前日本手游市場已進入成熟期,未來預計也不會發生劇烈變化,游戲市場整體規模將趨于穩定。
《怪物彈珠》老當益壯折桂冠 《Pokemon GO》并沒有涼
2017日本Google Play & iOS暢銷手游TOP10
數據出處:Fami通
數據出處:App Annie Google Play暢銷榜歷史排名
據日本游戲綜合情報雜志《Fami通》報道,日本手游銷售額(2017年1月1日至10月3日)冠軍為《怪物彈珠》,總銷售金額為1041億日元,平均每月收入超過100億日元,即約6億人民幣,數額可謂驚人。《怪物彈珠》作為一款超過4年的常青樹,2013年下半年開始運營后,曾在 2015年5月將霸主《智龍迷城》拉下冠軍神壇,成為日本收入最高手游,雖然在2017年下半年遭受《Fate/Grand Order》強力沖擊,但仍憑借多年積累的忠實用戶和良好口碑登頂2017年年度暢銷冠軍,繼續坐莊,可謂老當益壯。
位居年度榜單第二的《Fate/Grand Order》(簡稱FGO)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約896億日元,雖然該游戲在日本的玩家數量較少,但用戶忠誠度奇高,并且都肯投入相當額度游戲花費,所謂少數狂熱分子異常氪金。《FGO》于2015年下半年于日本上線,在2016年開始大放異彩,上線后基本都保持月度暢銷TOP10的位置,2016年下半年曾超越《智龍迷城》上位月度暢銷亞軍,2017年下半年8、9月份更是超越《怪物彈珠》成為日本乃至全球最暢銷的手游,雖然9月份之后又被《怪物彈珠》追回寶座,但這款“蟻后”級IP之作,在過去2017年的表現不可謂不出彩。
作為2016年最大黑馬,AR游戲《Pokemon Go》創造了手游歷史上的諸多紀錄,據統計,該游戲每小時的收入超過100萬元,82天營收突破31億元,發布之后連續三個月在全球社交媒體引發了病毒式傳播,雖然到后來隨著游戲逐漸沉淀下來,游戲熱度有所下降,“《Pokemon Go》已經涼了”的聲音也不斷涌現,但從榜單排名來看,截止目前,《Pokemon Go》仍然在世界各地的營收榜上名列前茅,其成功并非曇花一現,各種各樣的游戲內活動以及新寵物的引入,總是能讓玩家欲罷不能,2017年《Pokemon Go》仍然憑借其在日本的高人氣搭上了年度暢銷TOP10末班。據悉,《Pokemon Go》開發商Niantic近期已經完成了2億美元的融資并準備推出基于“哈利波特”的AR游戲,AR游戲的又一波狂潮或將來襲。
角色扮演+消除本土產品主導 策略品類中國首當其沖
2017日本暢銷游戲類型分布
數據來源:App Annie Google Play暢銷榜TOP100
2017年日本暢銷游戲主要類型有角色扮演、消除、策略等品類,其中角色扮演品類壓倒性多于其他品類。
日本一直都是角色扮演類游戲的主戰場,暢銷TOP100榜單上角色扮演類游戲占比超過40%,并且85%都是本土游戲,暢銷TOP100中的本土角色扮演游戲來自 包括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萬代南夢宮、 DeNA等在內的近20家廠商,市場競爭可謂激烈。日本市場上剩余15%的角色扮演游戲被中國和韓國瓜分,中國的掌趣、樂元素、網易以及韓國 Netmarble、 Com2uS旗下的角色扮演游戲在日本頗有市場。
消除類游戲也堪稱日本手游一大特色,日本市場上的消除游戲基本屬于自給自足的狀態,以日本大牛LINE公司的消除為代表的本土消除在日本市場都是經過多年用戶深耕的,玩家對消除游戲的模式及畫風等的習慣喜好已基本成型,基本上很難有外部消除游戲可以挖走其用戶,或者說挖走相當數量的用戶,英國king旗下的消除游戲《糖果粉碎傳奇》系列在其他國家榜單可以輕松入圍TOP10,但在日本市場基本徘徊在暢銷榜單100名左右,來自俄羅斯 Playrix的經典消除《夢幻花園》相較之下排名會好些,但也基本都在TOP50開外,日本本土消除實力可窺一斑。
日本TOP100榜單中策略類游戲占據約十分之一,并且在這數10款游戲中,來自中國的就有7~8款,可以說,日本的策略游戲市場基本上是中國游戲的天下,智明星通的《列王的紛爭》、游久的《君臨天下》以及奇酷工場的《戰艦帝國》等策略游戲深受日本玩家喜愛。
2017日本暢銷游戲國家分布
數據來源:App Annie Google Play暢銷榜TOP100
日本游戲市場一直以來都極為封閉、自給自足,海外鮮有市場能啃動這塊肥肉。據App Annie暢銷榜單TOP100統計,日本本土游戲占據近80%市場份額,其次是中國游戲,占據10%,游戲強國美國和韓國則分攤剩余。
日本本土公司壟斷市場,本土競爭相當激烈,光暢銷榜單TOP100中上榜的本土公司就超過30家,除過mixi、 GungHo Online這種靠一張王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牛公司外,從數量上來說,萬代南夢宮、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以及LINE公司則都有超過5款產品上榜,其中萬代南夢宮更是有超過10款產品,其產品品類也及其豐富,包括有角色扮演、動作、音樂、模擬經營、賽車等多種品類。
中國在日本市場占據約10%的市場份額,主打策略和角色扮演游戲,活躍在日本的中國游戲公司包括樂元素、網易、智明星通、奇酷工場、米哈游、掌趣、龍城悅動等公司,其中樂元素、奇酷工場、米哈游屬于專攻日本市場的公司,在日本已成功發行多款游戲并沖上榜單前列,樂元素的《偶像夢幻祭》《梅露可物語》、奇酷工場的《戰艦帝國》以及米哈游的《崩壞》系列游戲。
在日中國游戲畫像
《拳皇98》寶刀未老 《碧藍航線》創造中國手游歷史佳績
2017日本市場上中國暢銷手游TOP10
數據出處:App Annie
數據出處:App Annie Google Play暢銷榜歷史排名
2017年全年中在日本市場上活躍的中國游戲總共不到20款,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對于封閉的日本市場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數字了。總體來說,中國游戲在目前日本市場主打IP和契合日本文化的游戲,包括二次元游戲和舊日本海戰題材游戲,這點在TOP10榜單上就顯而易見,《拳皇98終結之戰OL》《君臨天下》一個拳皇老IP、一個三國大IP;《偶像夢幻祭》、《陰陽師》、《崩壞3》都屬于二次元游戲;《戰艦帝國》《碧藍航線》一個硬派海戰、一個擬人化萌系海戰游戲,不論是盤踞日本榜單多年的老手,還是后生可畏的萌新,對于日本這個難啃的市場,這些中國游戲都表現出了令人敬畏的生命力以及活力。
掌趣開發的《拳皇98終極之戰OL》憑借街機元老《拳皇》IP的影響力,深受日本玩家玩家歡迎,在日本暢銷榜單TOP30內已盤踞1年多之久,即使途中遭受各種萌新游戲沖擊,也基本不會掉隊,享譽日本2017年最暢銷中國手游之名當仁不讓,此外該游戲憑借其海外市場的優秀表現,還或得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承辦的2017“游戲十強”盛典 “2017年度十大最受海外歡迎游戲”殊榮。
16年末網易的《陰陽師》在中國玩家之間掀起了久違的日風二次元游戲狂潮,該游戲于2017年3月初在日本發行后也立刻受到玩家熱捧,Google Play排名直沖TOP30,然而隨著游戲的逐漸沉淀,該一些詬病也隨之被發現,再加上同期新游戲的沖擊,《陰陽師》全球流水出現下滑,同樣日本市場也未能幸免,從榜單排名來看,《陰陽師》自上架后一路下滑,從8月末開始就跌破100,到12月下旬跌破200,令人堪憂,未來《陰陽師》在日本市場能否重回當年風采尚屬未知。
回顧2017年日本手游市場,《碧藍航線》是絕對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雖然該游戲2017年9月中旬才發布,但發布至今短短數月就創造了中國手游在日本的新歷史,日本市場發行初日在暢銷榜單200名開外,一周內便沖進TOP100,兩周后沖進TOP20,10月初開始該游戲就進入了TOP10并連續長達1月維持在TOP10內,之后在Google & iOS雙榜多次進入TOP3,并于12月27日首次問鼎iOS暢銷榜首,打敗了日本本土多年的榜單霸主們,也創造了在日本中國手游的最好成績,最后僅憑借不到3個月時間的收入就躋身去年在日本暢銷中國手游TOP10。
事實上,《碧藍航線》作為純國產二次元游戲,能在以IP競爭為核心的日本市場上站穩腳跟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在此前,國產二次元也有先列,如《崩壞學園3》和《陰陽師》等,但都難以殺入暢銷榜TOP10或者說無法長期保持佳績,就連在日本市場上一直表現最好的《拳皇98終結之戰OL》來說,最好成績也就只是2、3次進入TOP10,也幾乎沒進入過TOP5,這樣看來,別說在日本已有時日的中國游戲,就連日本本土一些招牌游戲對《碧藍航線》也不得不瑟瑟發抖了。毋容置疑,《碧藍航線》在日本的大熱,離不開《艦隊Collection》(《艦C》)等前輩們的市場奠基,此外,游戲本身媲美日本美術的設計、氪金性價比高,容易被玩家接受,等因素都是其短時間爆發的有力佐證。
2017在日中國暢銷游戲類型分布
數據來源:App Annie
2017年中國游戲依然在日本市場主打策略和角色扮演類游戲,然后有少許動作類(包括卡牌動作)和養成類游戲。
整體來說,策略游戲中,有中國在全球海外市場走全球化路線的游戲,比如《列王的紛爭》《阿瓦隆之王》《王國紀元》等,也有主攻日本市場的游戲,比如《戰艦帝國》《君臨天下》,而角色扮演游戲則幾乎都是主攻日本市場的游戲,比如《拳皇98》《陰陽師》《梅露可物語》等。動作類和養成類相對市場份額較少,但數量少,市場份額少,不代表該品類不熱門不吸金,關鍵還得看游戲本身,比如今年年末的黑馬《碧藍航線》作為集策略、卡牌養成戰斗為一身的卡牌動作類游戲就創造了很大成功,《偶像夢幻祭》作為日本市場上最成功的也是目前僅有的一款國產女性向戀愛養成游戲,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未來進軍日本市場的游戲廠商,對于日本市場上最暢銷的角色扮演、消除、策略三大主流品類而言,消除類已被日本本土和英國、俄羅斯幾家全權統治,可以說是機會渺茫;角色扮演類和策略類固然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品類,但同時前輩或者已經取得成功的前輩產品也不少,沒有比他們更創新創意質量高的產品的話,也最好別盲目隨流,反觀之,像契合日本特色文化,比如二次元、女性向戀愛、或者海戰戰艦以及其他具有日本特色文化的產品反而較容易得的當地玩家的垂青,而且相對而言競品較少,成功幾率較高。
小結
1.《怪物彈珠》作為在日本一款超過4年的常青樹,雖然在2017年下半年遭受《Fate/Grand Order》強力沖擊,但仍憑借多年積累的忠實用戶和良好口碑登頂2017年年度暢銷冠軍,繼續坐莊。
2.《FGO》在日本屬于少數狂熱分子異常氪金手游, 2017年下半年8、9月份超越《怪物彈珠》成為日本及全球最暢銷的手游,雖之后又被《怪物彈珠》追回冠軍寶座,但這款“蟻后”級IP之作,在過去2017年表現可謂出彩。
3.《Pokemon Go》作為2016年最大黑馬且創造了手游歷史上的諸多紀錄,2017年仍然躋身日本暢銷十強,體現頑強生命力。
4.日本是角色扮演類游戲的主戰場,暢銷TOP100中占比超過40%,并且85%都是本土游戲;消除品類同樣作為日本一大特色,也呈現自給自足狀態,LINE旗下消除占該品類市場半壁江山;日本策略游戲市場基本被中國游戲承包,《列王的紛爭》《君臨天下》以及《戰艦帝國》等深受日本玩家喜愛。
5.日本本土游戲占據近80%市場份額,其次是中國游戲占據10%,游戲強國美國和韓國分攤剩余。
6.國產游戲《碧藍航線》發布短短時間在日本創造中國手游新歷史,12月27日首次問鼎日本iOS暢銷榜首,打敗日本本土多年的榜單霸主的同時也創造了在日本中國手游的最好成績。
7. 未來進軍日本市場的游戲廠商,對于日本市場上最暢銷的角色扮演、消除、策略三大主流品類而言,消除類已被日本本土和英國、俄羅斯幾家統治,機會渺茫;角色扮演類和策略類相對安全,但成功的前輩產品很多,不宜盲從。契合日本特色文化,如二次元、女性向戀愛、海戰戰艦以及其他具有日本特色文化的產品相對較容易得的當地玩家垂青,且競品較少,或是不錯選擇。
【來源:上方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