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網絡手游分級制合力幫孩子把好關手游
如今,“低頭族”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而由手游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比如有關孩子沉溺手機游戲不能自拔的新聞,越來越頻繁。對此,省政協委員沈少春深感痛心。本次省兩會上,他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強青少年網絡手游安全管理的提案。
設置網絡手游分級制
合力幫孩子把好關
一些青少年由于自控能力不強,加上家長監護不力,過度沉迷游戲,不僅影響學習,甚至出現了“偷拿家中積蓄只為充值游戲”的情況,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沈少春說,手機游戲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而崛起的新興業態,規范發展、適度使用能娛樂身心、啟發智力。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對手游的接受程度較高,“有機構對杭州三所中小學12個班級的621名學生進行現場無記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13歲中小學生中,接觸手游的學生比例高達96%。”
但如果未成年人過度沉迷手游,接觸不健康內容,甚至陷入“消費陷阱”,不僅影響孩子自身發展,更會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過度沉迷手游,不僅對孩子身體發育、視力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還會讓沉浸在虛擬游戲世界中的未成年人的性格變得孤僻。”
同時,手游中,有不少付費購買“道具”等服務。這讓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群體很容易陷入“消費陷阱”。“調查顯示,209名初中學生中,通過手機支付等方式購買游戲道具、游戲等級服務等的學生,高達61%。”沈少春告訴錢報記者。這些年,像“偷拿家中積蓄只為充值游戲”之類的案例層出不窮。
沈少春還認為,一些網游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這方面并不到位,“有一些手游為了吸引人氣,故意添加一些暴力、情色內容,顯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手游還 渾水摸魚 打擦邊球,名為網絡游戲,實為網絡賭博,涉嫌違法。”
“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落實上比較難。”沈少春說,我國《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如何辨別玩家是未成年人、通過技術設置進行監管,這些應該是游戲企業應盡的義務。“但現在,網絡交易合同采用電子數據形式訂立,如果孩子使用家長手機、銀行卡,互聯網公司后臺無法識別充值者是否為未成年人,也就導致相關規定難以落實。發生糾紛的時候,消費者往往難以維權。”
針對目前手游市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沈少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首先,應加強手機網游的準入門檻。相關部門應該設立分級制度,什么年齡的人可以玩什么樣的游戲。同時,對網游上線運營加強監管,發現涉及暴力、情色內容的,一律下線整改。”
針對未成年人玩手游,沈少春還建議,相關手機硬件廠商應該加強推廣帶有“家長模式”的手機產品,“另外,孩子安裝、啟動手機網游,還需要家長親自認證同意,同時要嚴格控制孩子玩網游的時間。”
沈少春還建議,相關部門要把好網絡經營許可證照發放關口,“校園200米范圍內,應禁止開設網吧等經營場所。同時,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日常監測,不定期開展全面排查,取締有可能冒出來的黑網吧,督促網吧經營者禁止未成年人進入。”
另外,沈少春表示,加強青少年網絡手游安全管理,也需要學校和家長及時做好引導,“家長就算再忙,也不要忘了和孩子多溝通。學校要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使青少年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來源:上方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